伴有球状细胞的静脉畸形
glomuvenous 畸形是由染色体 1p22 上的球蛋白基因( 601749 )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因此该条目使用了数字符号(#)。
▼ 说明
肾小球静脉畸形,也称为“具有球状细胞的静脉畸形”或血管瘤,类似于皮肤黏膜静脉畸形(VMCM; 600195),但在临床上是可区分的:它们具有鹅卵石外观,比静脉畸形更坚硬,触诊疼痛。组织学上,GVM 的区别在于扩张的静脉样通道周围存在特征性圆形细胞(肾小球细胞)。术语 glomus(拉丁语中的球)源于与皮肤温度调节有关的血管球体中 Sucquet-Hoyer 动静脉吻合的形态相似的收缩细胞。GVM 中的肾小球细胞似乎是不完全或不正确分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因为它们与平滑肌细胞 α-肌节蛋白( 102620 ) 和波形蛋白( 193060 ) 呈阳性染色( Brouillard 等人总结,2002)。皮肤黏膜静脉畸形的 TIE2/TEK 基因( 600221 ) 中发现了突变,而不是在球静脉畸形中发现了突变,这表明了肾小球静脉畸形与黏膜皮肤静脉畸形的遗传差异。
▼ 临床特征
肾小球肿瘤是良性皮肤肿瘤,来源于通常发生在身体许多部位的特殊动静脉分流。戈林等人(1960)报告了 2 代家庭中的 5 名受影响成员。病变往往类似于海绵状血管瘤。显着的特征是在充满血液的空腔内存在多层血管球细胞。肿瘤在出生时出现或出现在头 20 年。孤立性肾小球瘤通常发展较晚(平均约 33 岁),比多发性肿瘤更常见于甲下,并且没有特定的家族性发生。Reed(1970)提出了 2 代 4 人患有多发性肾小球肿瘤的家系。
比斯利等人(1986)报道了 3 代 4 例 GVM 患者。这位 9 岁的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有 6 处柔软的蓝黑色皮肤损伤,分布在前臂、大腿和臀部。除了一个人之外,其他人都被提出来了。
正如Boon 等人指出的那样(1999),血管球瘤或血管瘤是静脉畸形的临床和放射学亚型。它们的特征是在回旋的静脉通道周围存在未分化的平滑肌细胞(血管球细胞)。尽管在临床上它们看起来像任何静脉畸形,但它们在触诊时会更加疼痛,只能部分压缩,并且通常不会在粘膜中发现。此外,家族聚集比一般静脉畸形更常见,并且已经报道了几个显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系。伊克巴尔等人(1998)估计外显率从 5 岁时的 70% 上升到 30 岁时的 100%。
▼ 遗传
这里讨论的皮肤疾病的遗传是简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许多男性到男性遗传的例子。不要与多发性副神经节瘤( 168000 ) 混淆,后者通常被称为血管球瘤。
在各种常染色体显性皮肤病中,已经报道了反映嵌合现象的节段形式。Happle(1997)描述了 2 种不同类型的马赛克表现。1 型反映了潜在突变的杂合性,并显示出与在相应的非镶嵌表型中观察到的严重程度相同的严重程度。在皮肤疾病的情况下,节段区域以外的皮肤是正常的。2型起源于杂合性缺失,表现出过度严重的节段性受累,通常叠加在普通性状的播散性病变上。哈普和柯尼希(1999)调查了关于多发性血管球瘤的文献,发现 5 例提示 2 型节段性受累。在所有这些病例中,单侧带状或斑片状排列的过度明显的肾小球肿瘤与对应于普通表型的播散性病变有关,在 3 个病例中,其他家庭成员患有播散性肾小球肿瘤。据报道,单侧播散(即聚集成簇)病灶出现在儿童早期,而播散病灶则出现较晚。
▼ 测绘
布恩等人(1999)证明 5 个遗传性皮肤静脉畸形家族与球细胞显示与 1p22-p21 相关(重组分数 = 0.00 时,lod 评分 = 12.7)。他们指定了基因座 VMGLOM。Irrthum 等人(2001)报道了另外 7 个患有血管瘤的家族,显示出与 1p22-p21 的联系。结合Boon 等人 报道的家庭(1999),他们在标记 D1S188 处的 theta = 0.0 处发现了 18.41 的 lod 分数。单倍型分析揭示了一些家庭中创始人效应的证据。在 4 个血管瘤家族中,Calvert 等人(2001)发现了该性状与 1p22-p21 的联系。
Brouillard 等人(2000)报道了一个基于 18 个重叠 YAC 克隆的物理图谱,这些克隆跨越 5-Mb VMGLOM 基因座。他们还报告了 46 个克隆的序列就绪 PAC 图,覆盖 YAC 重叠群内的 1.48 Mb,这是他们限制 VMGLOM 的区域。他们在 1p 的一个狭窄区域内确定了几个位置候选基因,并发现其中一个,最初命名为 FAP48( 601749 ),在 GVM 的情况下包含突变。
▼ 分子遗传学
Brouillard 等人证实了球蛋白突变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2002)在患有遗传基因组缺失( 601749.0001 )的患者的受影响组织中发现了体细胞“第二次打击”突变( 601749.0002 )。此外,由于在 GVM 患者中发现的 14 种不同种系突变中除一种( 601749.0004 ) 之外的所有突变都导致过早终止密码子,并且由于病变的局部性质可以用 Knudson 2-hit 模型解释,因此 GVM 可能是由球蛋白功能完全丧失。
阿米尔等人(2013)假设 Knudson '2-hit' 模型可以解释 GVM 的多灶性和部分外显率,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敏感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成对 SNP 芯片方法。阿米尔等人(2013)确定了 16 种体细胞突变,其中大部分不是基因内突变,而是涉及染色体 1p 的获得性单亲等体(aUPID) 病例。每个 aUPID 的断点位于富含 A 和 T 的高 DNA 柔性区域(1p13.1-1p12)。该区域对应于可能的脆弱站点。这些突变的发生使 1p22.1 中遗传的球蛋白变体在受影响的组织中成为纯合子,而不会丢失遗传物质。阿米尔等人(2013)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发现表明需要双重打击才能触发 GVM 的形成。
▼ 命名法
Strauchen(2002)指出“一个常见的混淆点”,即“副神经节瘤”和“血管球瘤”的可互换使用。他强调血管球瘤是一种改良的血管周围平滑肌肿瘤,常表现为甲下疼痛性肿块,与肾上腺和肾上腺外副神经节肿瘤无关。颈鼓膜副神经节瘤通常被称为“颈静脉球瘤”。这种肿瘤起源于位于颅底和颞骨底部的微小的、解剖学上分散的副神经节,与颈动脉体和其他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的类似肿瘤密切相关。它与更常见的皮肤和软组织血管球瘤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