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米芬促排用量

1967年,克罗米芬被批准用于多囊卵巢( polycystic ovaries,PCO)所致无排卵的治疗带来了不孕治疗上的革命。克罗米芬促排卵时优于促性腺激素的方面包括低多胎妊娠率,低成本,使用方便,不需每日监测及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

由于克罗米芬为雌激素拮抗剂,克罗米芬诱发排卵时要求有完整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雌激素。由于它的作用部位,克罗米芬的每日剂量必须一次性服用,以使其优先进入下丘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部位。

克罗米芬有两种异构体,顺式氯米芬和逆式氯米芬。逆式氯米芬具有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同时具有抗雌激素作用,而顺式氯米芬则完全是抗雌激素性的。对于排卵来讲,哪种异构体更重要还是有争议的。

抗雌激素效应

在处理不孕患者时,由于克罗米芬在下丘脑-垂体轴以外的竞争性拮抗雌激素受体导致的抗雌激素效应主要是内膜厚度降低和宫颈黏液数量和(或)质量的下降。其他的抗雌激素效应包括潮热和飞蚊症。潮热和飞蚊症仅发生于服用克罗米芬的期间,处理通常是降低服用剂量。当出现飞蚊症时应停药,但可在接下来的周期降低剂量重新开始。

克罗米芬周期提高妊娠率的方法

增加克罗米芬剂量:当口服50mg克罗米芬时,≥12mm、≥15mm及≥18mm卵泡的数量分别为2.4个、1.7个及1.2个。增加下一周期的克罗米芬剂量可轻微见效。当口服100mg时,≥12mm、≥15 mm及≥18mm卵泡的数量分别为2.6个、1.9个及1.3个。卵泡数量不会随着口服剂量为150mg、200mg或250mg的克罗米芬而增加。有的专家报告给予克罗米芬150mg连续5天可明显地增加IVF中排卵前卵泡的数量而且最终的卵泡数量不受何时开始克罗米芬的影响。实际上,还有其他专家发现在给予50mg和150mg克罗米芬在IVF中对15mm直径卵泡的募集没有差别。也有其他一些专家等报告大于15 mm直径的卵泡平均数量有所增加,从服用50mg后的1.0个到200mg后的2.4个。应该权衡其对内膜和宫颈黏液的抗雌激素效应后来考虑增加克罗米芬剂量的优势。

延长克罗米芬使用天数:延长服用50mg克罗米芬的天数至8天甚至10天可能使某些服用5天200mg甚至250mg克罗米芬而无效果的患者排卵。应该权衡其可能延展对内膜和宫颈黏液的抗雌激素效应后来考虑延长克罗米芬使用时间的优势。

二甲双胍的添加:二甲双呱和克罗米芬联用可增加单用克罗米芬不排卵患者排卵的机会。虽然二甲双胍改善排卵主要针对PCOS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而抵抗克罗米芬,它的副作用轻微显示它可以经验性地用于其他妇女。二甲双胍可能也会改善克罗米芬周期的宫颈黏液。每日1000 - 2000mg的剂量可以顿服或分成数次与饭同服。

宫腔内人工授精:应用克罗米芬来改善IUI周期妊娠率的结果不一。另一些人则发现加用克罗米芬后IUI周期的妊娠率无明显改善。通过IUI来改善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患者的成功率的研究不多。IUI妊娠率的提高与精液中精子数量成正比,从10万- 4000万时的4.2%到≥9000万时的8.9%。上限值远高于WHO定义的正常男性万的两倍。这表明对于男方精液刚刚达到正常标准下限而同时女方宫颈黏液异常的患者应考虑IUI(人工授精)。

克罗米芬是应用黄体酮后有撤退性出血的WHOⅡ型无排卵治疗的一线药物。除了治疗无排卵,在需要夫精或赠精IUI的患者中,克罗米芬还单独或与HMG或FSH联用来增加不明原因不孕患者排卵前卵泡的数量,和用来使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提升孕酮水平。克罗米芬相对促性腺激素在促排卵上的优势在于多胎妊娠率低,经济,应用简便,不日监测,且OHSS发生率低。妊娠率与多胎妊娠率均与排卵前卵泡数量及年龄有关。

f23609f2de11500d0cd675abb175c26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