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氨酸贮积症是什么
胱氨酸贮积症由CTNS基因的致病变异引起,该基因编码cystinosin蛋白(CTNS),该蛋白位于溶酶体内,负责胱氨酸转运出溶酶体。如果CTNS蛋白的功能失常,胱氨酸就会在溶酶体中堆积,形成结晶,主要损害肾脏和眼睛。
胱氨酸贮积症有三种类型:肾病性胱氨酸贮积症、中间型胱氨酸贮积症和累及眼部的非肾病性胱氨酸贮积症。肾病性胱氨酸贮积症的症状通常在婴儿期出现,包括喂养不良、呕吐、渐进性肾功能障碍伴排尿增加、营养损失、口渴加重和脱水、低磷酸盐性佝偻病(一种骨病,引起发育障碍和骨畸形)、肾衰竭、生长延迟、身材矮小、皮肤毛发轻度色素沉着、佝偻病及角膜胱氨酸结晶体累积(即形成覆盖眼睛的透明层,可引起疼痛、光敏感及角膜糜烂)。肾病性胱氨酸贮积症的其他并发症包括视力下降、神经功能退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渐进性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呼吸问题、心脏和胃肠问题、吞咽困难、青春期滞后及男性不育。中间型胱氨酸贮积症的症状通常在青春期出现,与肾病性胱氨酸贮积症的症状类似但多数情况下其程度较轻。中间型胱氨酸贮积症也会发生肾衰竭,但通常出现在青春期晚期或成人期早期。累及眼部的非肾病性胱氨酸贮积症的症状包括由胱氨酸结晶体在角膜中累积所造成的光敏感。肾病性和中间型胱氨酸贮积症的其他症状不会出现在累及眼部的非肾病性胱氨酸贮积症中。
如何遗传
胱氨酸贮积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该基因中存在致病变异意味着什么
对于本人:一般情况下,患者为纯合子,即在CTNS基因的两个拷贝中均出现致病变异。携带者为杂合体,即在CTNS基因的一个拷贝中存在致病变异。携带者通常不会出现症状。
对于生育的影响:患者会将致病变异传给每一个子女,使其成为携带者。携带者将致病变异传给其子女的可能性是50%。夫妻均为同一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时,其子女成为患者的可能性为25%,携带者为50%,无致病变异者为25%。夫妻双方中,一方为患者而另一方是同一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时,其子女成为患者的可能性为50%,携带者为50%。
流行病学
发病率约为1/10万-1/20万,多为北欧人群。
临床症状
在婴儿期最常见,最初症状出现在3 - 6个月之间,伴有多尿和明显的发育延迟,继发症状多见于近端肾小管吸收受损和严重的电解质失衡、佝偻病和骨骼畸形。通常在3岁左右会出现畏光症,这是一种由角膜和结膜中的胱氨酸沉积引起的眼部病变。在6-8岁左右,近端肾小管病变会导致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胱氨酸在各器官的逐步沉积最终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肝脾肿大等。
如果早期无法及时诊断和对症治疗,该病在10岁之前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并最终造成死亡。
病因
胱氨酸贮积症是由于胱氨酸在溶酶体转运中出现缺陷引起的代谢障碍,其致病基因为CTNS基因(17p13)。这一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胱氨酸膜蛋白(一种溶酶体蛋白)生成异常。溶酶体是细胞内膜结合的小室,分解某些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溶酶体是细胞内的主要消化单位。溶酶体中的一些酶分解代谢各种营养物质,而其他酶则将剩余的代谢产物(如胱氨酸)转移出溶酶体。在胱氨酸贮积症中,由于缺乏特定的转运蛋白(胱氨酸膜蛋白),胱氨酸会在全身的细胞中积累。由于胱氨酸无法溶解只能形成晶体,过度累积只会缓慢地损害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
遗传模式
胱氨酸贮积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患者的父母各自携带有一份基因异常的拷贝基因,他们的后代通常有25%的几率遗传该病。
管理和治疗
常见治疗包括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此外也可以考虑使用吲哚美辛,用来改善症状。目前标准治疗中常用半胱胺,用于降低溶酶体中胱氨酸的含量,从而减缓肾衰竭的进展。一些有畏光症的患者,也可局部使用半胱胺滴眼液。
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而使用半胱胺可以延迟肾移植的时间。
干预
由于胱氨酸贮积症是隐性的遗传病,有些人表面上是正常的,其实是该基因病的携带者,那么该如何知道是否携带呢?目前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来完成,如果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携带有CTNS基因突变,可以联系嗣道医院的在线客服。
如果父母是胱氨酸贮积症的携带者,又该如何阻断胱氨酸贮积症的遗传?由于胱氨酸贮积症是隐性的遗传病,可以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筛查健康的胚胎,从而阻断该病的遗传,嗣道泰国试管婴儿医院同步国际先进分子诊断技术,可以阻断已知所有的单基因疾病包括胱氨酸贮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