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症7

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Pham-Dinh等,1993),该蛋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和髓鞘的外部薄片中。

细胞遗传学位置:6p22.1
基因座标(GRCh38):6:29,657,091-29,672,364

Gene-Phenotype Relationships
Location Phenotype Phenotype
MIM number
Inheritance Phenotype
mapping key
6p22.1 ?Narcolepsy 7 614250 AD 3

▼ 克隆和表达
------
Pham-Dinh等(1993)分离的牛,小鼠和大鼠MOG cDNA。成熟的MOG蛋白的预测序列是高度保守的。全部含有2个跨膜区段,并具有N端细胞外区域,其具有免疫球蛋白可变结构域的特征。N末端与丁酰乳蛋白(601610)的N末端表现出强烈的同源性,后者在泌乳的乳腺中表达。

希尔顿等(1995)克隆了人MOG cDNA,其编码预测的多肽,该多肽包含2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然后是218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像它的牛和鼠对应物一样,它包含一个Ig样结构域和2个推定的跨膜结构域。它在asn31具有潜在的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

尽管名称相似,但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MG; 164345)是在NF1基因的大内含子(613113)中编码的孤立蛋白质。这两种糖蛋白与少突胶质细胞和髓磷脂特异性结合,但是在髓鞘生成中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并且在结构上不相关(Pham-Dinh,1994)。MOG是具有2个跨膜结构域的固有膜分子,而OMG通过糖磷脂尾锚定在质膜的外部小叶中。OMG属于具有一系列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的蛋白质家族,而MOG是Ig超家族的成员。

▼ 测绘
------
通过原位杂交,Pham-Dinh等(1993) MOG基因位于小鼠MHC的M区域内,染色体6p22-p21.3,同源小鼠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的C带。Mog是第一个分配给该区域的非I类基因。

Pham-Dinh等(1995)通过选择包含基因的YACs改进了MOG的位置。通过对这些YAC克隆进行表征,对人MOG和小鼠Mog基因进行的物理作图表明,该基因位于两种物种的MHC Ib类区域的远端。人类MOG基因以头对头方向位于HLA-F的60 kb端粒。小鼠Mog基因的尾巴方向位于H2-M5的25 kb端粒。

▼ 基因结构
------
罗斯等(1995年)发现,人类MOG基因的主要核转录本从假定的转录起点延伸到poly(A)添加位点,长15561个核苷酸。该基因包含8个外显子(Pham-Dinh等人,1995年显示为9个外显子)); 在每个交界处发现规范内含子/外显子边界位点。内含子的大小从242到6,484 bp不等,并包含许多重复的DNA元件,包括3个内含子中的14个Alu序列。另一个Alu元件位于基因的3个主要非翻译区。5′侧翼区含有几个可能与MOG基因的转录有关的共有序列,特别是与其他髓磷脂基因启动子共有的结合位点。多态性基因内二核苷酸(CA)n和四核苷酸(TAAA)n重复被确定,并可能被证明对关联和链接研究有用。

Pham-Dinh等(1995)显示,MOG基因跨度约17 kb,并进行选择性剪接以产生6个不同的转录本,其中1个涉及一个迄今未知的外显子。

▼ 基因功能
------
Pham-Dinh等(1993)指出MOG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的靶抗原。

Pham-Dinh等(1993)证明了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MOG表达的发育模式与髓鞘形成的晚期相吻合。

▼ 分子遗传学
------
Hor等人使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然后对一个西班牙大型家庭患发作性睡病和昏厥的患者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NRCLP7;614250)(2011)发现了MOG基因的一个杂合突变(S133C; 159465.0001)与家庭的疾病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在这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疾病易感性中起作用。

▼ 等位基因变异体(1个选定的示例):
------

.0001 NARCOLEPSY 7(1家庭)
MOG,SER133CYS
Hor等人在一个患有发作性睡病和瘫痪症的大型西班牙家庭的受灾成员中(NRCLP7; 614250)(2011年)在MOG基因中发现了杂合的398C-G转化,导致在细胞外Ig样域中溶剂暴露环的末端出现了ser133-cys(S133C)取代。预计该突变会引起异常的蛋白质折叠和无功能的蛋白质。在小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中的体外表达研究表明,尽管膜定位似乎没有受到影响,但突变蛋白在细胞质中异位表达。十二名家庭成员患有发作性睡病和猝倒症,其中7名肥胖,其中4名患有2型糖尿病。研究的所有11位受影响成员中,有1位未完全满足嗜睡症诊断标准的成员携带了突变,而所有14位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均未携带突变。根据这些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