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筋膜骨骼综合征 3

纠正 DNA 修复缺陷的人类基因被称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或 ERCC 基因。符号后面的指趾是指由人类基因校正的啮齿动物互补组。ERCC5基因纠正了互补组5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UV135的切除修复缺陷。人ERCC5基因产物是DNA核苷酸切除修复(NER)过程中进行3-prime切口所需的结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另见 ERCC1( 126380 )、ERCC2( 126340 )、ERCC3( 133510 )、ERCC4( 133520 ) 和 ERCC6( 609413 )。

▼ 克隆与表达

Mudgett 和 MacInnes(1990)在重叠粘粒上分离出完整的人类 ERCC5 基因。发现功能基因长32 kb。

麦金尼斯等人(1993)从人类 cDNA 文库中分离出对应于 ERCC5 基因的克隆。推导出的 1,186 个残基蛋白的分子量为 133 kD,与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酵母 RAD2 显示序列和结构相似性。人类 mRNA 为 4.6 kb。进一步分析表明,该蛋白质位于核内,具有高度保守的螺旋-环-螺旋片段。Shiomi 等人(1994)分离出对应于小鼠和人类 ERCC5 基因的克隆,并证实 XPG 和 ERCC5 是相同的。

埃默特等人(2001)鉴定了 6 种可变剪接的 XPG 基因亚型。

舍利等人(1993)分离青蛙和人类 cDNA,编码类似 RAD2 的蛋白质。这 3 种多肽与 2 种其他 RAD2 相关蛋白的比对表明它们的保守序列主要局限于 2 个区域。体内人类 cDNA 的表达使 XP G 组( 278780 )的类淋巴母细胞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和计划外 DNA 合成恢复正常,但 Cockayne 综合征 A 组(CSA; 216400 ) 的细胞则没有。XPG 互补蛋白(XPGC) 是从 XPG 细胞系中以正常量存在的大约 4 kb 的 mRNA 产生的。

奥多诺万等(1994)报道了从重组杆状病毒中分离出全长 XPG 作为可溶性蛋白。纯化的多肽在体外纠正了XPG细胞提取物的DNA核苷酸切除修复缺陷,并作为镁依赖性单链DNA内切酶。

原田等人(1995)证明小鼠 Xpg cDNA 有一个长的开放解读码组,预计编码一个 1,170 个残基的蛋白质,分子量为 130.8 kD。Xpg 基因在所检查的 5 个小鼠组织中以相似的水平表达单个 4.3-kb mRNA 转录物。

▼ 基因结构

埃默特等人(2001)确定人类 XPG 基因包含 15 个外显子。

▼ 测绘

Hori 等人使用紫外线敏感的突变小鼠细胞系和正常人淋巴细胞之间的体细胞杂交体(1983)发现人类 13 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能够补偿小鼠细胞系 Q31 中的常染色体隐性 DNA 切除修复缺陷。西西利亚诺等人(1987)和汤普森等人(1987 年)通过研究正常人细胞和在紫外线诱导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中存在缺陷的中国仓鼠细胞(UV135,互补组 5)之间的体细胞杂交体,将 ERCC5 分配给 13 号染色体。对含有重排人类染色体的杂交细胞的研究表明,ERCC5 基因座位于 13q14-q34 区域。

格森等人(1989)使用含有 13 号染色体片段的体细胞杂交体将 ERCC5 定位到人类染色体 13q22-qter。通过荧光原位杂交,Warburton 等人(1991)将 ERCC5 基因定位到 13q32-qter,但也在 ERCC6 所在的 10q11 处发现了强杂交信号。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Takahashi 等人(1992)将 ERCC5 基因定位到 13q32.3-q33.1。通过同样的方法,Samec 等人(1994)将 XPG 基因分配给 13q33。

通过原位杂交和分子连锁分析,Harada 等人(1995)将小鼠 Xpg 基因 2.3 cM 定位到染色体 1 的 R 阳性 B 带上的微卫星基因座 D1Mit18 近端。大鼠同源物定位于染色体 9q22.3,已知其与小鼠具有保守的连锁同源性染色体 1。人类 XPG 与染色体 13q32.3-q33.1 的分配代表了以前未发现与小鼠染色体 1 的保守连锁同源性的区域。

▼ 基因功能

O'Donovan 和 Wood(1993)发现 XPG 细胞提取物的 DNA 修复缺陷可以通过添加来自正常细胞的蛋白质部分以及通过将 XPG 细胞提取物与来自不同修复缺陷细胞系的提取物混合来纠正,代表 ERCC5 的细胞除外啮齿动物突变体。XPG 和第 5 组校正活性在从 HeLa 细胞纯化约 1,000 倍后共同洗脱。针对 XPG 蛋白片段的抗体抑制了正常细胞提取物的切除修复,并且可以用 XPG/第 5 组互补部分恢复活性。这些数据表明XPG 和ERCC5 是相同的蛋白质。奥多诺万等(1994)表明,XPG 内切核酸酶在核苷酸切除修复过程中将受损的 DNA 链 3-prime 切割到病变处。

哈布拉肯等人(1994)在 Sf9 昆虫细胞中表达 XPG 编码的蛋白质并将其纯化至同质。他们证明 XPG 是一种单链特异性 DNA 核酸内切酶,从而确定了该蛋白质在核苷酸切除修复中的催化作用。他们认为 XPG 核酸酶作用于 DNA 损伤位点处 XPB 解旋酶和 XPD 解旋酶联合作用产生的单链区域。

TFIIH(见189972)是一种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的多亚基转录因子复合物。在人类中,酵母 RAD3 和 RAD25 基因对应的 TFIIH 亚基 XPD( 126340 ) 和 XPB( 133510 ) 的突变分别导致科凯恩综合征,其特征是严重的生长缺陷、智力迟钝和恶病质。在酵母研究中,Habraken 等人(1996)发现 RAD2 与 TFIIH 形成一个稳定的子组件,他们将其命名为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 3(NEF3)。与 TFIIH 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将 RAD2 靶向受损部位的方法,其内切核酸酶活性将介导 3 引物切口。哈布拉肯等人(1996) 推测导致 Cockayne 综合征的 XPB、XPD 和 XPG 突变都以类似的方式损害 TFIIH 功能,导致某些转录物的延伸率不足。

沃尔克等人(2001 年)通过采用局部紫外线照射结合荧光抗体标记的新技术,描述了 NER 复合物在正常和修复缺陷(色素性干皮病)人类细胞中的组装。损伤识别复合物 XPC( 613208 )-HR23B(RAD23B; 600062 ) 似乎对于在切口前复合物中募集所有后续 NER 因子(包括转录修复因子 TFIIH)至关重要。沃尔克等人(2001)发现 XPA( 611153) 关联相对较晚,是锚定后续子单元所必需的,并且似乎对于激活 XPG 的核酸内切酶活性至关重要。这些发现将 XPC 确定为反应机制中最早已知的 NER 因子,并支持在损伤部位顺序组装修复蛋白而不是预组装的“修复体”的概念。

李等人(2002)提供的证据表明酿酒酵母 Rad2 参与促进有效的 RNA 聚合酶 II 转录。人类 ERCC6 基因的酿酒酵母对应物 Rad26 的失活也导致转录缺陷,并且在没有 Rad2 和 Rad26 基因的情况下,转录协同下降。在 Rad2 缺失和 Rad26 缺失单突变株中,生长也受到阻碍,并且在 Rad2 缺失/Rad26 缺失双突变株中观察到了非常严重的生长抑制。

萨克等人(2005)发现 XPG 与 HeLa 细胞中的延伸 RNA 聚合酶 II 相互作用,并在体外孤立地和与 ERCC6 协同结合停滞的三元复合物。XPG 通过切口不需要的 2 个结构域结合转录大小的 DNA 气泡,刺激 ERCC6 与 DNA 气泡结合并增强 ERCC6 的 ATP 酶活性。结合的 RNA 聚合酶 II 通过 XPG 阻止了气泡切口,但涉及 TFIIH 的 ATP 水解依赖性过程创建了进入连接处的通道,从而允许切口。萨克等人(2005)得出结论,XPG 和 ERCC6 对停滞转录的协调识别启动了转录偶联修复,并且停滞的 RNA 聚合酶 II 的 TFIIH 依赖性重塑可能足以进行修复。

伊藤等人(2007)发现 XPG 与 TFIIH 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且该复合物能够在使用 XPB、XPD 或 XPG 细胞的细胞提取物的 NER 体外测定中修复受损的 DNA。XPG 基因中缺少 C 末端( 133530.0003 ) 且无法结合 TFIIH 的突变导致 XPG/Cockayne 综合征的严重表型,而保留 C 末端区域并具有结合能力的错义突变( 133530.0002 ) TFIIH 导致较温和的 XPG 表型。XPG 基因中破坏 C 末端并阻止与 TFIIH 结合的突变也导致 CAK 的解离(CCNH; 601953) 和来自 TFIIH 的 XPD。进一步的体外研究表明,由于 TFIIH 亚基分解导致的低磷酸化,XPG 细胞缺乏配体诱导的核受体反式激活。伊藤等人(2007)提出,核受体的反式激活缺陷可能是与 XPG/Cockayne 综合征相关的一些可变表型特征的原因,例如生长障碍和性腺机能减退。研究结果表明,XPG 在稳定 TFIIH 和调节基因表达中发挥作用。

▼ 分子遗传学

Nouspikel 和 Clarkson(1994)发现 2 个具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 的同胞在 ERCC5 基因( 133530.0001 ; 133530.0002 )中的 2 个点突变是复合杂合的。

拉勒等人(2002)发现,第一2名患者报告与XPG(Cheesbrough,1978 ; 。Keijzer等人,1979 ; 。Arlett等,1980)产生的XPG蛋白与核酸内切酶活严重受损。两个患者化合物杂合子在ERCC5基因(截断突变133530.0009,133530.0010)和另一突变(133530.0008和133530.0011,分别地)。与来自色素性干皮病组 G/Cockayne 综合征患者的细胞不同,这些细胞能够对氧化损伤进行有限的转录偶联修复。拉勒等人(2002)表明这些患者中残留的 ERCC5 活性是导致没有严重的早发性科凯恩综合征症状的原因。

努斯皮克尔等人(1997)研究了Jaeken 等人报道的前 3 例 XPG 和 Cockayne 综合征联合病例(见278780)中分子缺陷的性质(1989),Vermeulen 等人(1993)和Hamel 等人(1996)。他们在 3 名 XPG/CS 患者中发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常见突变模式,这与在 2 名患有轻度 XPG 而没有 CS 症状的同胞中发现的模式不同(Norris 等,1987)。努斯皮克尔等人(1997)发现 3 名 XPG/CS 患者的突变预计会产生严重截短的 XPG 蛋白。相反,Nousspikel 和 Clarkson(1994)报道了 2 名没有 CS 的同胞 XPG 患者能够制作全长 XPG,但有一个突变使其在 NER 中的功能失活。结果表明,XPG/CS 突变消除了第二个重要的 XPG 功能所需的相互作用,并且正是第二个功能的丧失导致了 CS 临床表型(请注意,根据作者之一 Steven A. Leaden 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之间的自愿排除协议,Nouspikel 等人(1997 年)的报告中的图 6被撤回。其他作者表示,文章的其他发现和结论没有受到图 6 撤回的挑战。)

切肉刀等人(1999)回顾了已在 XPG 基因中描述的突变。

脑面部骨骼综合征 3

在一个男孩,由近亲摩洛哥父母所生,患有 3 型脑面部骨骼综合征(COFS3; 616570 ),最初由Hamel 等人报道(1996),努斯皮克尔等人(1997)鉴定了 ERCC5 基因( 133530.0003 )中的纯合截断突变。

Drury 等人在来自与 COFS3 的大型近亲巴基斯坦近亲的 4 个胎儿中(2014)确定了 ERCC5 基因( 133530.0016 )中的纯合截断突变,可预测 C 末端的丢失。通过连锁分析和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突变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没有进行变体的功能研究。

▼ 动物模型

Shiomi 等人(2004)创造了携带 Xpg 基因突变的小鼠,导致蛋白质 C 末端缺失。导致最后 360 个氨基酸缺失的突变纯合小鼠表现出生长迟缓和比对照组更短的寿命,但它们的 CS 表型比 Xpg 缺失小鼠稍微温和。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导致最后 183 个氨基酸缺失的突变纯合小鼠没有表现出生长异常。

Vermeij 等人(2016)报告说,30% 的饮食限制使 Ercc1( 126380 ) δ/- progeroid 小鼠的中位和最大剩余寿命增加了两倍,从而大大延缓了加速衰老的许多方面。接受饮食限制的小鼠保留了 50% 以上的神经元,并保持了远远超过随意喂食小鼠的寿命的完整运动功能。Ercc5 -/- 小鼠,另一种模拟 Cockayne 综合征的 DNA 修复缺陷型早衰小鼠(见278780),同样的回应。Ercc1 δ/- 小鼠的饮食限制反应与野生型动物饮食限制的影响非常相似。值得注意的是,随意喂食的 Ercc1 δ/- 小鼠的肝组织显示长基因表达优先消失,这种现象也在一些正常老化的组织中观察到。这与随机的、转录阻断损伤的积累一致,这些损伤对长基因的影响比对短基因的影响更大。饮食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这种下降的转录输出并减少了 γ-H2AX( 601772 ) DNA 损伤灶的数量,表明饮食限制通过减轻 DNA 损伤来保护基因组功能。Vermeij 等人(2016) 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研究结果确立了 Ercc1 δ/- 小鼠作为健康维持干预的强大模型生物,揭示了减少内源性 DNA 损伤的潜力,促进了对饮食限制的分子机制的更好理解,并提出了违反直觉的饮食限制的作用类似于人类早衰基因组不稳定综合征和一般可能的神经退行性变的疗法。

▼ 命名法

莱曼等人(1994)建议省略 XPGC 符号中的最后一个 C,并将基因引用为 XPG。此外,他们建议,当在 XPG 患者中发现 ERCC5 基因的失活突变时,应使用 XPG 作为基因符号。

▼ 历史

库珀等人(1997)报道,通过转录偶联修复从正常个体和互补组 A(XPA; 278700 )、F(XPF; 278760 ) 和 G患者的细胞中去除氧化损伤,包括胸腺嘧啶二醇。有NER缺陷,但不是来自患有严重Cockayne综合征的XPG患者。库珀等人(2005)撤回了Cooper 等人的论文(1997 年),指出结果与报告的结果不符,并且论文的整体完整性不能得到所呈现结果的支持。

▼ 等位基因变体( 16 个示例):

.0001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GLU960TER
在源自 2 个具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 的同胞的淋巴母细胞系中,Nouspikel 和 Clarkson(1994)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3075G-T 颠换导致 glu960 到 ter(Q960X) 替换和 959 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质,以及 A792V( 133530.0002 )。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两种突变蛋白都不能纠正紫外线敏感性。

.0002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ALA792VAL
在 2 个具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 的同胞中,Nousspikel 和 Clarkson(1994)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的 2572C-T 转换,导致 ala792 到 val(A792V) 取代。该突变被发现与Q960X(133530.0001)的复合杂合性。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两种突变蛋白都不能纠正紫外线敏感性。

伊藤等人(2007)发现包含完整 C 末端的 A792V 突变蛋白能够以类似于野生型 ERCC5 的方式结合 TFIIH,可能导致更温和的表型。

.0003 脑筋膜骨骼综合征 3
ERCC5, 1-BP DEL, 2972​​T
在Hamel 等人报道的 3 型脑面部骨骼综合征(COFS3; 616570 )患者中,表现为严重的早发性 XPG/Cockayne 综合征(1996),努斯皮克尔等人(1997)鉴定了 ERCC5 基因中的纯合 1-bp 缺失(2972delT),导致第 925 位氨基酸后的移码;在下一个框内终止密码子之前将添加另外 55 个与 XPG 无关的氨基酸。这个孩子是由摩洛哥父母亲生的,在 7 个月大时去世。

格雷厄姆等人(2001)提到了Hamel 等人报道的案例(1996)作为COFS综合征之一。患者表现出产前发育缺陷、严重的小头畸形、无白内障的小眼症、腭裂、皮肤光敏性和无钙化的脑萎缩。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紫外线表现出极高的细胞敏感性,与经典的色素性干皮病相当。使用体外研究,Ito 等人(2007)发现缺乏 C 末端的突变 2972​​delT 蛋白无法结合 TFIIH 复合物,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表型。

.0004 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G/COCKAYNE 综合征
ERCC5、1-BP DEL、2170A
在患有 XPG/Cockayne 综合征的佛兰德女孩中(见278780),Nousspikel 等人(1997)在 AAA 三联体的 2170-2172 核苷酸处发现了一个纯合的 1-bp 缺失,这导致了氨基酸 659 之后的 TGA 终止密码子。这种缺失被认为是 DNA 复制过程中滑移错误的特征。患者有精神运动迟缓、小头畸形,并且对阳光非常敏感,有几个皮肤色素斑(Jaeken 等人,1989 年;Vermeulen 等人,1993 年)。她在 6.5 岁时去世。

.0005 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G/COCKAYNE 综合征
ERCC5、ARG263TER
在由佛兰芒男性与XPG /科凯恩综合征的成纤维细胞(见278780)Nouspikel等(1997)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984C-T 转换导致 arg263 到 ter(R263X) 取代和严重截短的蛋白质,以及已确定的 1-bp 缺失( 113530.0004 )在一个无关的佛兰芒女孩。984C-T 转换位于 CpG 二核苷酸内,因此可能是由 5-甲基胞嘧啶脱氨基造成的。患者有严重的小头畸形、畸形和对阳光敏感的皮肤,有几个色素斑。他在 20 个月大时去世。不知道这 2 名患者相关,但具有非常罕见的共同 HLA 单倍型。

.0006 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G/COCKAYNE 综合征
ERCC5、GLN176TER
Zafeiriou 等人在一名患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性 G 组且在婴儿期具有科凯恩综合征(见278780)特征的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中(2001)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526C-T 转换导致 gln176-to-ter(Q176X) 取代和 P72H( 133530.0007 )。只有一小部分 ERCC5 mRNA 由 Q176X 等位基因编码。

.0007 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G/COCKAYNE 综合征
ERCC5、PRO72HIS
在患有 XPG/Cockayne 综合征的患者中(见278780),Zafeiriou 等人(2001)鉴定了 ERCC5 基因中的 215C-A 颠换,导致 pro72-to-his(P72H) 取代。在与 Q176X( 133530.0006 ) 的复合杂合性中发现了这种突变。预计 P72H 取代会严重损害 XPG 的 3 元核酸内切酶功能。

.0008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LEU858PRO
在报告的第一个患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 Cheesbrough , 1978 ; Keijzer et al., 1979 ) 的患者中,Lalle 等人(2002)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一个等位基因携带 2573T-C 转换,导致在进化上保守的 I 区域内发生 leu858 到 pro(L858P) 取代,该区域被认为是 XPG 核酸内切酶活性位点的一部分(Constantinou 等,1999)。另一个等位基因携带 4 bp 缺失( 133530.0009 )。

.0009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4-BP DEL、1114AGGA
在报告的第一个患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 Cheesbrough , 1978 ; Keijzer et al., 1979 ) 的患者中,Lalle 等人(2002)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L858P 取代( 133530.0008 ),以及从核苷酸位置 1114 到 1117 去除 AGGA 的 4-bp 缺失。该缺失产生了移码,导致截短了 376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0010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1-BP DEL、1491A
在Arlett等人报告的患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 的患者中(1980),拉勒等人(2002 年)鉴定了 ERCC5 基因第 1491 至 1494 位核苷酸的 4 个腺苷片段中的一个腺苷缺失。由此产生的移码产生了 521 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质,最后 23 个与 XPG 无关。另一个等位基因在 9 个腺苷( 133530.0011 ) 中缺失了一个腺苷。

.0011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1-BP DEL、2743A
在患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的患者中,Lalle 等人(2002)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小缺失的复合杂合性。一个等位基因在 1491 位缺失一个腺苷( 133530.0010),另一个在 ERCC5 基因的 2743 至 2751 位的 9 个腺苷中缺失了一个腺苷。作者将此突变命名为 2751delA。剪接供体和受体位点不规范的内含子位于缺失和移码产生的终止密码子之间;该突变引起了一个小的选择性剪接事件,该事件去除了以下外显子(2880-2881del)的前 2 个核苷酸。在该患者中,预计该剪接事件和位置 2751 处的单核苷酸缺失的组合将恢复阅读框,从而产生 1,185 个氨基酸而不是 1,186 个氨基酸的几乎全长的 XPG 蛋白。这样的蛋白质将包含 44 个不相关氨基酸的内部延伸。

.0012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ALA874THR
埃默特等人(2002)报道了一名 14 岁白种女性患有轻度感染的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她是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子:一个早期终止密码子(Q136X; 133530.0013 ) 和一个 2817G-导致 ala874 到 thr(A874T) 替换的过渡。A874T 突变蛋白在体外显示出补充 XPG 细胞的残余能力。这些观察结果与早期研究一致,这些研究表明,在 1 个等位基因中保留残余功能活性的 XPG 患者可以具有轻微的临床特征,而没有神经系统异常。患者对日光敏感,但没有神经系统异常。

.0013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GLN136TER
在患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的轻度受影响的女孩中,Emmert 等人(2002)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外显子 4 中的 603C-T 转换导致 gln136-to-ter(Q136X) 取代和 A874T( 133530.0012 )。A874T 突变蛋白保留了残留活性。

.0014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ALA28ASP
Soltys et al.在 2 个同胞中,由不相关的巴西父母所生,患有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2013 年)确定了 ERCC5 基因中 2 个突变的复合杂合性:83C-A 颠换,导致 N-核酸内切位点的 ala28-to-asp(A28D) 取代,以及 2904G-C 颠换,导致 trp968至半胱氨酸(W968C; 133530.0015) 蛋白质结构域中的取代被认为是造成蛋白质-DNA 接触的原因。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两种突变蛋白都能在缺乏 ERCC5 的细胞中部分恢复对紫外线的反应,但不如野生型蛋白。两种突变蛋白对氧化应激的反应都表现出与野生型相当的活性。这些患者的疾病形式相对较轻,光敏性首先出现在婴儿期,但分别在 22 岁和 17 岁之前没有皮肤癌或皮肤癌前驱病变的病史。患者细胞在对紫外线的反应中表现出强烈的 DNA 修复缺陷,但对氧化应激没有反应。索尔蒂斯等人(2013)表明更严重的 ERCC5 缺陷也会损害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的反应,通常是截断突变,(参见,例如,133530.0003)与在科凯恩综合征中观察到的更严重的表型有关。

.0015 XERODERMA PIGMENTOSUM,补充组 G
ERCC5、TRP968CYS
Soltys 等人讨论了 ERCC5 基因中的 trp968-to-cys(W968C) 突变,该突变在色素性干皮病互补组 G(XPG; 278780 )患者中以复合杂合状态发现(2013),见133530.0014。

.0016 脑筋膜骨骼综合征 3
ERCC5、1-BP DUP、2766A
Drury 等人的4 个胎儿由近亲巴基斯坦父母所生,患有 3 型脑面部骨骼综合征(COFS3; 616570 )(2014)在 ERCC5 基因的外显子 13 中发现了一个纯合 1-bp 重复(c.2766dupA),导致移码和提前终止(Leu923ThrfsTer7) 将消除 C 末端。通过连锁分析和外显子组测序相结合发现的突变与家族中的疾病分离。没有进行变体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