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酶 D
霍普金森等人(1973)描述了一种红细胞酯酶,他们称之为酯酶 D( EC 3.1.1.1 )。尽管在红细胞溶血物中进行了研究,但在许多不同的组织中发现了酯酶 D,包括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在欧洲、黑人和印度人群中发现了遗传多态性。考威尔等人(1986)表明,当以某些方式测量活性时,具有 2-2 表型的人的酯酶 D 酶活性水平始终较低。他们强调了检查电泳表型的重要性,然后再得出结论,13 号染色体缺失存在于一个正在研究的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的家族中(见下文)。穆尼尔等人(1988)审查了 ESD 基因座的 16 个稀有等位基因,并报告了一个葡萄牙家族中以前未描述的变体。Roychoudhury 和 Nei(1988)将等位基因变异的基因频率数据制成表格。
从体细胞杂种的研究,范海宁根等人(1975)得出结论,酯酶 D 基因座可能在 13 号染色体上。通过相同的方法,Chen 等人(1975)也将该基因座分配给 13 号染色体。Namboodiri 等人(1977)得出结论,Lp( 152200 ) 和酯酶 D 密切相关;重组分数为 0.0 时,lod 得分为 2.32。然而,格雷格等人(1988)排除了 LPA 与 ESD 以及 RB1 的联系(614041)(随后,LPA 基因座被对应到 6q27。)Sparkes 等人(1980)发现在 5 名染色体 13 部分缺失或重复的人中酯酶 D 的定量和定性表达支持该基因定位于 13q14。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中发现相同的条带被删除。他们建议应寻找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酯酶 D 的联系,以检查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否代表与在该疾病的“染色体”形式中缺失的基因座相同的突变,如果发现联系,则提供一种方法遗传咨询和早期诊断,包括产前诊断。里维拉等人(1981)得出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酯酶 D 基因座位于 13q14 带的近端一半。莫罕达斯等人(1982)发现保留人X / 13易位的小鼠 - 人细胞杂交克隆不表达酯酶D。他们认为这可能反映失活扩散到易位染色体的常染色体部分。13号染色体的断点是13q12。X/13 易位来源于一名患有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且发育迟缓的患者,由Cross 等人确定(1977 年)并由Nichols 等人进一步研究(1980),谁提出由于易位染色体是后期标记的,因此患者的大多数细胞中 13q14 有效地为单体(Couturier 等人(1979)对 X/21 易位病例中发现的低超氧化物歧化酶给出了类似的解释。)在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和 13q14.1-q22.3 缺失的患者中,Sparkes 等人(1984)发现酯酶 D 基因座明显完整——红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酶活性水平正常。这表明基因的顺序是着丝粒--ESD--RB1。弗里德曼等人(1985)调查了威尔逊病的联系( 277900) 具有 27 个常染色体标记。在 13 号染色体上 WD 和酯酶 D 的连锁的 theta = 0.06 时,lod 得分为 3.21。在 theta = 0 时最大 lod 得分为 1.48,在 theta = 0.04 时综合最大 lod 得分为 4.55。Bonne-Tamir 等人(1985 年)通过对另一个近交群体(2 个不相关的德鲁兹族)的研究证实了 WD 与酯酶 D 的联系。在 theta = 0.03 时,组合 lod 得分为 5.49。通过原位杂交,Duncan 等人(1987)将 ESD 基因座分配给 13q14.2-q14.3。Sparkes 等人对其染色体构成研究基础的患者的重新研究(1984)表明 ESD 位点可能位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位点的远端而不是近端。Sparkes 等人的相反结论(1984)基于酯酶 D 的酶活性水平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正常这一事实。Duncan 等人建议进行定量原位杂交(1987 年)事实上,该基因座从一条 13 号染色体上被删除,并在另一条 13 号染色体上重复。他们无法简单解释他们的结果与Ward 等人描述的缺失不一致(1984)将 ESD 基因座对应到 13q14.11。通过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中相对较大的缺失 13q14-q31 的研究,Mitchell 和 Cowell(1988)证实 ESD 位于 RB1 附近;酯酶 D 水平正常。Lee 和 Lee(1986)通过筛选带有抗 ESD 抗体的表达文库克隆了 ESD cDNA。乡绅等人(1986)通过对纯化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克隆了 ESD 基因。在克隆基因中发现了可用于识别视网膜母细胞瘤携带者的 RFLP。这两个克隆应该有助于“行走”到视网膜母细胞瘤和威尔逊病基因座。
Eiberg 和 Mohr(1986)得出结论,S-甲酰谷胱甘肽水解酶( EC 3.1.2.12 ) 与酯酶 D 相同。他们通过等电聚焦和淀粉凝胶电泳以及使用底物研究了无关人员中人红细胞的 FGH 多态性S-乙酰谷胱甘肽和 4-甲基伞形酮乙酸酯(ESD 的标准底物)。使用这两种分离技术,两种底物始终给出相似且位置相同的酶谱。根据对家庭、种群和体细胞杂交体数据的分析,Apeshiotis 和 Bender(1986)同样提出 FGH 和 ESD 多态性是相同的。秋山与安倍(1986)报道了日语中 FGH 多态性的基因频率,并得出结论认为 FGH 和酯酶 D 是相同的。Uotila(1984)证明了芬兰人红细胞 FGH 的多态性。像 S-羟酰基谷胱甘肽水解酶(乙二醛酶 II;138760), S-甲酰基谷胱甘肽水解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谷胱甘肽硫羟酸酯的酶。FGH 似乎参与了甲醛的去除,甲醛首先通过与谷胱甘肽和 NAD 反应(由甲醛脱氢酶催化)转化为 S-甲酰基谷胱甘肽。FGH 催化 S-甲酰基谷胱甘肽水解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甲酸盐。通过等电聚焦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红细胞溶血物,并通过活性染色定位FGH。研究的 242 名芬兰人中除 6 名外的所有样本均显示单条带,而在 6 人中发现了 3 条酶带。该酶是二聚体,观察到的多态性似乎是由 2 个等位基因 FGH(1) 和 FGH(2) 引起的。更常见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估计为 0.988。没有发现稀有等位基因纯合子的人。Board 和 Coggan(1986)发现红细胞中 FGH 的电泳变异并得出结论,多态性是单个常染色体基因座上 2 个等位基因的产物。许多其他组织似乎表现出相同的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