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5A Ogna 型
有证据表明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5A,Ogna 型(EBS5A) 是由染色体 8q24 上PLEC 基因( 601282 )中的杂合突变引起的,因此在此条目中使用了数字符号(#) 。
▼ 说明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Ogna 型(EBS5A)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出生时皮肤起水疱,主要是肢端,但偶尔也广泛存在。病程趋于温和,伴有损伤后的紫罗兰色和色素减退斑(Has 等人的总结,2020 年)。电子显微镜显示了由 keratin-5( 148040 ) 或 -14( 148066 )突变引起的经典形式 EBS(参见,例如,EBS1A, 131760)中未见的半桥粒附着板的异常超微结构(Koss-Harnes 等人。 , 2002 年)。
有关 EBS 亚型遗传异质性的讨论,请参见 EBS1A( 131760 )。
▼ 临床特点
这种形式的 EBS 是由Gedde-Dahl(1971)在居住在 Ogna 镇的一个大型挪威亲属中发现的。它与更普遍的 Koebner( 131900 ) 形式和 Weber 和 Cockayne( 131800 )的局部形式的区别在于 Ogna 型皮肤瘀伤的发生。
Gedde-Dahl(1977)在挪威亲属中发现了 97 个病例。他认为科凯恩的第一个家族(见131800)可能有 Ogna 形式。
▼ 发病机制
Koss-Harnes 等人(2002)描述了 EBS Ogna 皮肤的超微结构特征,发现水泡不像 EBS Koebner 和 EBS Weber-Cockayne 那样通过基底细胞细胞质的亚核中央部分的细胞溶解开始,而是起源于基底细胞细胞质的最深处。 ,就在半桥粒上方(但不在其中)。在未分离的病灶周围和前水泡皮肤中,角蛋白丝对于基底细胞而言不显眼且正常,但它们插入半桥粒附着板时受损。像 Dowling-Meara 型那样的结块基底角蛋白( 131760) 在任何皮肤样本中均未发现。半桥粒本身的细胞外部分通常是结构化的,但它们的细胞内附着板大多很薄,它们的厚度约为正常半桥粒附着板的一半。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与 EBS Koebner、EBS Weber-Cockayne 和 EBS Dowling-Meara 的经典案例显着不同,所有这些案例都形成完全正常的半桥粒。与这些患者没有肌肉症状一致,来自挪威亲属的几名受影响成员的肌肉活检显示使用 plectin 抗体的正常染色模式。
▼ 遗传
Koss-Harnes 等人报道的家族中 EBS5A 的遗传模式(2002),其中之一是Gedde-Dahl(1971)报道的原始家族,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 测绘
Olaisen 和 Gedde-Dahl(1973)得出结论,这种疾病的基因座与红细胞可溶性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 138200 )的基因座密切相关(约 3 cM )。由于 GPT 已定位到 8q24,因此 EBS1 也必须位于那里。
▼ 分子遗传学
Koss-Harnes 等人(2002)报道 EBS Ogna 表型是由于 plectin( 601282.0005 )杆结构域内的位点特异性杂合错义突变所致。plectin 的突变也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伴肌营养不良症( 226670 )。Koss-Harnes 等人(2002)表明 EBS Ogna 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仅限于单一的挪威血统。一个具有 EBS Ogna 表型特征的德国家族携带相同的从头突变。Koss-Harnes 等人(2002)得出结论,这两个突变相隔大约 200 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