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恶性增殖

在许多情况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是由 12 号和 5 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引起的,从而产生 ETV6( 600618 )-PDGFRB( 173410 ) 融合基因。

▼ 细胞遗传学

基恩等人(1987)提出了 12p13 带异常与恶性嗜酸性粒细胞增殖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报告中的 4 名患者中有 2 名易位涉及染色体 5q3。戈卢布等人(1994)表明先前描述的 t(5;12) 易位是某些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病例的特征,与连接 ETV6 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B) 的融合基因有关,该基因对应到 5q31-q32。已经报道了大量与 at(5;12) 易位相关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病例,并且已知 PDGFRB 基因在其中一些病例中发生了重排。还有其他病例涉及 5 号染色体的含 PDGFRB 区域和 12p13 以外的染色体伴侣(例如 14 号染色体)易位(见604505)。尽管异质性,但所有这些白血病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最值得注意的是外周血和骨髓中频繁存在嗜酸性粒细胞。

阿珀利等人(2002)报道了 4 名患有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涉及 5q33 的染色体易位的患者的治疗。 4 名患者中有 3 名出现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他们的白血病细胞携带 ETV6/PDGFRB 融合基因。第 4 名患者有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 at(5;12) 易位,涉及 5 号染色体上的 PDGFRB 和未知的伴侣​​基因;他还有长期存在的广泛隆起的溃疡性皮肤损伤。所有 4 名患者均对甲磺酸伊马替尼(一种 PDGFRB 和其他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激酶活性抑制剂)治疗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