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丝氨酸酯酶 1

在差异 cDNA 库中,Brunet 等人(1986)在各种细胞毒性 T 细胞中检测到 3 种不同的 mRNA 转录物(CTLA1、CTLA2 和 CTLA3),但在一系列非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中没有(或更少)。他们描述了这些转录本的可诱导性、CTLA1 cDNA 的序列及其与丝氨酸酯酶的蛋白质同源性。

克莱因等人(1989)分离并测序了细胞毒性丝氨酸蛋白酶 B 基因。由于错误的或至少可变的内含子/外显子剪接,来自人类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 mRNA 转录本在大小上是异质的。鉴定了用于产生这些异常 mRNA 转录物的两个神秘剪接位点。

汉森等人(1990)中使用的组织蛋白酶G cDNA探针(见116830从人基因组文库)以克隆2组织蛋白酶G样基因(命名CGL1和CGL2)。他们确定 CGL1 与先前鉴定的基因 CTLA1 或丝氨酸蛋白酶 B 相同,后者仅在激活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中表达。

达尔等人(1990)从人类 NK 细胞 cDNA 文库中分离出编码颗粒酶 B 的 cDNA 克隆。他们认为颗粒酶 B 基因与 CTLA1 的基因同源。

Rissoan 等人(2002)在静止和激活的浆细胞样树突细胞中检测到颗粒酶 B mRNA,在单核细胞、静止 T 细胞、B 细胞、激活的粒细胞和激活的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细胞中的水平要低得多。它在未活化的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

▼ 基因功能
------
丝氨酸蛋白酶 GZMB 对于细胞毒性 T 细胞快速诱导靶细胞凋亡至关重要。GZMB 以不依赖穿孔素的方式进入细胞,预测细胞表面受体的存在。莫蒂卡等人(2000)提出的证据表明该受体是不依赖阳离子的甘露糖 6-磷酸受体(CIMPR),也称为IGF2R( 147280 )。GZMB-IGF2R 相互作用的抑制阻止了 GZMB 细胞表面结合、摄取和诱导细胞凋亡。重要的是,IGF2R 的表达对于体外靶细胞的细胞毒性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和体内同种异体细胞的排斥是必不可少的。

温罗等人(2005)研究了从小鼠在ATM(分离突变T细胞淋巴瘤607585),和/或p53(191170使用细胞遗传学分析和mRNA转录谱)。他们发现粒酶基因家族基因座的反复破坏导致了异常的 Gzmb/Gzmc 融合产物。

黄等人(2006)发现NFKB(见164011 ) 特异性抑制剂抑制了 IL2( 147680 ) 依赖性 NK 细胞系和原代人类 NK 细胞中的GZMB mRNA 和蛋白质表达。生物信息学、ChIP 和 EMSA 分析确定了 GZMB 下游的功能性 NFKB 结合位点(GGAGATTCCC),该位点控制 NK 细胞和 Jurkat T 细胞中的 GZMB 表达。

▼ 基因结构
------
克莱因等人(1989)发现细胞毒性丝氨酸蛋白酶 B 基因长约 3,500 bp,由 5 个外显子和 4 个内含子组成。

哈达德等人(1990)报道 CTLA1 基因长约 4.75 kb。

▼ 测绘
------
布鲁内特等人(1986)通过原位杂交发现 Ctla1 基因定位到小鼠 14 号染色体的 D 段,Tcra 基因(见186880)也位于此处。初步实验表明,人类基因也可能位于靠近 TCRA 的位置。Harper 等人证实了这一点(1988)。除了原位杂交外,还使用种间小鼠回交进行连锁分析;在研究的 100 种回交产物中未观察到重组。

Klein 等人对一组人类啮齿动物体细胞系使用 DNA 印迹分析(1989)将 CSPB 基因定位到 14 号染色体。

Harper 等人使用在 14 号染色体上发生倒位的人类细胞系(1988)表明 14q 上基因座的顺序是 NP( 164050 )--TCRA--CTLA1。具有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的补体级联的两个组件,即 C2 和因子 B,位于 MHC I 类和 II 类基因座附近。丝氨酸酯酶胰蛋白酶基因图谱靠近 TCRB 基因座。TCRA 和 CTLA1 的接近提供了编码 Ig 超家族成员和丝氨酸酯酶的基因接近的另一个例子。

汉森等人(1990)表明组织蛋白酶 G( 116830 )、CGL1 和 CGL2( 116831 ) 连接在 14q11.2 条带中的 50-kb 片段上。因此,该基因簇对应到与 α 和 δ T 细胞受体基因相同的染色体带上——该区域涉及大多数与 T 细胞恶性肿瘤相关的染色体易位和倒位。对于 3 个基因的物理连锁研究,Hanson 等人(1990)筛选了一个人类粘粒文库,其中包含所有 3 个基因的探针。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发现 CGL1 和 CGL2 相距约 21 kb,而组织蛋白酶 G 基因位于 CGL2 下游约 31 kb 处。这 3 个基因处于相同的 5-prime 到 3-prime 方向。CGL1 的鼠类同源物已被定位到小鼠 14 号染色体上(克罗斯比等人,1990 年)。带 14q11.2 包含一组参与造血发育的基因:激活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中的 CGL1、早幼粒细胞和早单核细胞中的组织蛋白酶 G 以及早期 T 细胞个体发育中的 α/δ T 细胞受体基因。林等人(1990)还通过原位杂交将 CTLA1 以及另一个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分配给 14q11.2-q12。

通过对保留各种 14 号染色体重排的啮齿动物-人类杂交细胞的 Southern 分析,Dahl 等人(1990)将该基因定位于 14q11-q32,位于 T 细胞受体 α 基因座的远端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座的近端。

▼ 动物模型
------
尼克尔拜因等人(2008)发现缺乏 Prf1( 170280 ) 或 Gzmb 的小鼠清除了单纯疱疹病毒(HSV) 1 型以及野生型小鼠,但其三叉神经节(TG) 的潜伏期不稳定。体内和 TG 培养物中的神经元潜伏期取决于 Cd8(seea 186910 ) 阳性 T 细胞的裂解颗粒的存在,以及这些细胞产生的Ifng( 147570 ),围绕 TG。病毒灭活可能由 Gzmb 介导,Gzmb 降解 HSV-1 立即早期蛋白 ICP4,这对于进一步病毒基因表达至关重要。尼克尔拜因等人(2008)得出结论,CD8 阳性 T 细胞裂解颗粒可以通过 GZMB 直接裂解 ICP4 的非裂解机制阻断 HSV-1 生命周期和病毒复制和再激活。

班纳德等人(2009)产生了在 Cd8 阳性 T 细胞中表达 Gzmb 的转基因小鼠,有条件地且不可磨灭地标记了增强的黄色荧光(EYFP) 蛋白。他们发现病毒特异性 Cd8 阳性 T 细胞在对流感感染的初级反应和持续初级克隆扩增的前 2 天内表达 Gzmb。在二次感染时,来自初次感染的 EYFP 阳性 Cd8 阳性 T 细胞和所有病毒特异性 Cd8 阳性 T 细胞均克隆扩增。班纳德等人(2009)得出结论,在原发感染期间具有效应表型的 CD8 阳性 T 细胞可能作为具有复制功能的记忆细胞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