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的缺损

有证据表明眼缺损是由染色体 11p13 上PAX6 基因( 607108 )的杂合突变引起的。曾报道过一名这样的患者。

▼ 说明
------
Coloboma 是一种眼部出生缺陷,由胚胎发生过程中眼睛的异常发育引起。它被定义为任何眼部组织的先天性缺陷,通常表现为组织缺失或间隙,位于与视裂异常闭合一致的部位。融合失败可导致眼下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缺损,影响由裂隙穿过的地球的任何部分,从虹膜到视神经,包括睫状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作为发育性眼异常的相关谱的一部分,缺损也经常与小(小眼)或缺失(无眼)眼睛相关,并且可以影响一只或两只眼睛(Kelberman 等人的总结,2014 年)。

眼缺损的遗传异质性

一种隐性眼缺损( 216820 ) 是由染色体 14q11.1 上的 SALL2 基因( 602219 )突变引起的。

▼ 临床特点
------
巴罗斯-努涅斯等人(1995)描述了一个 6 岁男孩,他在出生时观察到双侧虹膜缺损。精神运动发育正常。他表现出典型的虹膜和睫状体下鼻双侧缺损,没有脉络膜和视网膜或视神经缺损。双眼视网膜、晶状体、角膜直径、视力均正常,其他部位无畸形。先证者的一位男性和女性的第一代堂兄弟通过他们的父亲有虹膜缺损,先证者父亲的一个妹妹的儿子患有单侧缺损。所有 3 个兄弟姐妹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正常的。有人提出了一些不寻常的分子机制,例如三核苷酸扩增,给出了“延迟突变”或“前突变”的图景。

霍恩比等人(2000)将视觉功能与缺损儿童眼的临床特征和生物特征相​​关联。在 196 只缺肉畸形眼中,11 只眼有小眼球囊肿( 251505),185 只眼有缺损(155 只眼与小角膜相关,30 只眼与正常角膜直径相关)。视觉预后取决于更正常眼睛的表型。伴有囊肿的小眼球预后最差(均低于 20/400)。有小眼球的小角膜比没有小眼球的小角膜预后更差。对于有小眼球的小角膜,67% 的人的视力低于 20/400。在没有小眼球的小角膜儿童中,76% 的视力好于 20/400。简单的缺损(没有小角膜或小眼球)的视力预后最好:只有 7% 的人看到 20/400 或更差。角膜直径小于 6 mm 的视力预后较差,而角膜直径大于 10 mm 的预后良好。

莫里森等人(2000)检查了 75 名患有虹膜缺损的儿童。在 13 名(17.3%) 患者中,明显的虹膜异色症( 142500) 存在。在单侧缺损患者中,异色症的特征是虹膜颜色较深,即受缺损影响的虹膜。在具有临床小眼球和角膜直径减小的双侧虹膜缺损的情况下,虹膜颜色的变化不一致。眼底缺损并不总是存在。作者推测,虹膜缺损-虹膜异色症的关联可能是由于胚胎裂隙的异常闭合,导致神经嵴细胞不规则或过度迁移到虹膜基质中。此外,虹膜异色症-虹膜缺损与小眼症的高频率表明虹膜基质内色素细胞密度的增加可能是一个促成因素。

色素弥散综合征( 600510 ) 和色素性青光眼由虹膜小管摩擦导致虹膜上皮破裂和虹膜色素沉积在眼前节结构上引起。Tesser(2003)报道了一名 48 岁的先天性双侧虹膜缺损患者。眼内存在升高的眼内压,伴有部分虹膜缺损和虹膜透照缺陷,但同侧角膜内皮(Krukenberg 纺锤体)上有色素沉积。另一只眼睛被诊断为轻度高眼压症,没有色素分散或青光眼,伴有完全的虹膜缺损。Tesser(2003)得出结论,完全虹膜缺损可防止眼睛中的色素分散。

虹膜缺损是复杂畸形综合征的一部分,例如,虹膜缺损伴上睑下垂、眼距过长和智力低下( 243310 ),颅面畸形伴眼缺损、胼胝体缺失和主动脉扩张( 218340 ),以及先天性遗传病和显微畸形虹膜缺损( 235730 )。尤克塞尔等人(1999)描述了 2 名患有 MCA/MR 综合征的女性同胞,包括产前和产后生长迟缓、虹膜缺损、痉挛、面部畸形和脑室扩张。Coloboma 是 CHARGE 协会的主要特征(见214800)。

格雷戈里-埃文斯等人(2004)详细回顾了眼缺损的分子遗传学,包括一系列以缺损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和综合征。

▼ 遗传
------
已经报道了支持显性遗传的谱系。Eldridge(1967)观察到一个具有显性谱系模式的受影响家庭。Snell(1908)在 5 代中观察了 12 个病例。

▼ 群体遗传学
------
缺损的估计患病率为万分之一( Stoll et al., 1997 )。

凯尔伯曼等人(2014)指出,缺损估计占全球儿童失明的 3% 至 11%。流行率因人口而异,在整个欧洲每 100,000 名活产婴儿中有 4 到 19 名,在具有高度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报告的发病率更高。

▼ 细胞遗传学
------
阿里亚斯等人(1984)研究了一名染色体 2pter-p25.1 从头缺失的患者。ACP1(171500)和MDH1(154200)水平是正常的,这表明这些基因座是近端2p25.1。孩子有双侧虹膜缺损。

▼ 分子遗传学
------
阿祖玛等人(2003)在一名 1 岁男孩的 PAX6 基因( 607108.0019 ) 中发现了杂合突变,该男孩患有虹膜异常、视神经大缺损( 120430 )、视网膜和脉络膜,透明血管增生的残余(持续性)增生性原发性玻璃体)双侧,以及生长和智力低下。

待确认的关联

Asai-Coakwell 等人(2007)表征了一名脉络膜视网膜缺损患者的染色体 8q21.2-q22.1 节段缺失,并发现了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端连接的元素。他们证明了节段性缺失包含 GDF6( 601147 ),并且斑马鱼中 gdf6a 的抑制准确地概括了先证者的表型。由吗啉抑制 gdf6a 产生的一系列疾病和在更高剂量下观察到的更严重的缺陷(小眼症和无眼症)说明了 GDF6 在眼部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在非洲爪蟾中,Hanel 和 Hensey(2006)证明抑制 gdf6 会导致眼部发育异常。

叶等人(2010)从 449 名患有孤立性小眼和/或缺损的先证者和 23 名具有骨骼或眼骨骼表型的先证者中筛选了 GDF3 基因突变的 DNA 样本,并确定了一个杂合错义突变(L305P;见606522.0002亚洲女性双侧缺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