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脉络膜病

使用人类无脉络膜血症 cDNA 的小鼠同源物作为探针,Cremers 等人(1992)鉴定了一个同源的人类基因,他们将其命名为 CHML 为类脉络膜病。cDNA 包含一个 1,968 bp 的开放解读码组。

▼ 基因功能
------
CHML 基因的产物 REP2 支持大多数 Rab 蛋白的香叶基香叶基化,并可替代视网膜以外组织中的REP1( 300390 )(Cremers 等,1992)。

使用半合成荧光 RAB27A( 603868 ),Rak 等人(2004)证明,虽然 RAB27A 可以被 REP2 异戊二烯化,但这种反应可以被其他 RAB 蛋白有效抑制,这为未异戊二烯化的 RAB27A 在REP1 缺陷导致的无异戊二烯化的 RAB27A 在脉络膜血症中的积累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303100 )。

▼ 测绘
------
通过与一组人-啮齿动物体细胞杂交体的杂交,Cremers 等人(1992)将 CHML 基因定位到 1q31-qter。由于通过连锁分析,Usher 综合征 II 型(USH2; 276901 )的基因位于同一区域,并且由于无脉络膜血症和 Usher 综合征 II 型之间的临床相似性,他们认为 CHML 是该疾病的候选基因。CHML基因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什么RAB香叶基香叶基转移酶A成分的X连锁基因的缺失仅导致视网膜变性。人们会期望这种分子对于所有细胞的分泌和胞吐作用至关重要。

范博霍文等(1994)通过研究人类/啮齿动物杂交细胞系,将 CHML 基因定位到 1q42-qter。USH2 对应到相同的染色体片段,事实证明 D1S58(以前显示位于 USH2 基因座近端的多态性标记)也被分配到 1q42-qter 片段。

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Halford 等人(2001)确定 CHML 基因位于染色体 1q43 上 OPN3基因( 606695 ) 的内含子 1 内。

▼ 分子遗传学
------
为了研究 CHML 基因在 USH2 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van Bokhoven 等人(1994)调查了 10 名荷兰和 9 名丹麦 USH2 患者的 CHML 基因开放解读码组中的点突变。通过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直接测序,他们没有发现疾病特异性突变,并得出结论,CHML与USH2的发病机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