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极白内障1

莫罗斯等人(1984)报道了一个家庭的 3 代中有 4 人患有明显的平衡易位 t(2;14)(p25;q24) 和前极性白内障。前极型白内障是晶状体前表面的小混浊,通常不会干扰视力。

普拉斯等人(2006)检查了来自 3 个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极型白内障(CTPP) 的摩洛哥犹太家庭的 28 名家庭成员。该表型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缓慢进展,混浊最初在 3 至 4 岁时表现为后囊的几乎检测不到的垫反射。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种混浊逐渐发展为界限清楚的 2 至 3 毫米椎间盘,局限于晶状体后极,最终成为致密的不透明斑块。相邻晶状体隔室的病理变化多样,包括早期散在的皮质白色点状混浊,后期皮质扩展在 40 至 50 岁形成早老性核硬化性白内障。家庭成员无其他眼部或全身异常,

▼ 病机
------
莫罗斯等人(1984)指出,前极性白内障的形成有 3 种机制被假定:在胚胎发育的第五周期间晶状体与表面外胚层的分离不完全;上皮细胞的继发性变化,在前极区域形成异常肿块;胚胎晶状体前极的血管和中胚层吸收不完全。

▼ 测绘
------
在对 2 个患有常染色体显性后极白内障的摩洛哥犹太家庭的 22 名成员进行的全基因组扫描中,Pras 等人(2006)发现与染色体 14q 的联系。使用来自另一个具有 CTPP 的摩洛哥犹太家庭的额外样本进行精细定位,使用标记 D14S274(theta = 0) 产生了 5.19 的最大对数分数,并且单倍型分析确定了染色体上 D14S980 和 D14S1069 之间的 11.3-cM(11.23-Mb) 关键区域14q22-q23。对家族中与 CTPP 共分离的单倍型的目视检查表明,这 3 个家族是一个共同的创始人。一个受影响的个体是来自父母双方的疾病染色体纯合子,但与遗传单一疾病染色体的患者相比,没有可检测到的临床差异。

▼ 遗传
------
Moross 等人报告的家庭中白内障的遗传模式(1984)和Pras 等人(2006)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 细胞遗传学
------
莫罗斯等人(1984)报道了一个家族的 3 代中有 4 人患有明显的平衡易位 t(2;14)(p25;q24) 和前极性白内障。遗传模式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米勒等人(1992)描述了一名女婴,其多处先天性异常与罕见的 14 号染色体终末缺失相关;核型为 mos46,XX/46,XX,del(14)(q32.3)。左眼单侧核性白内障。米勒等人(1992)建议这一发现,连同Moross 等人的报告(1984)指出在 14 号染色体上发生白内障突变的定位。然而,应该注意的是,Miller 等人的案例中的异常(1992)位于更远的地方。

弗朗西斯等人(1997)描述了一对兄弟姐妹,他们的父母是健康的次表亲,患有致心律失常的右心室发育不良(ARVD) 和白内障。兄弟有前极型白内障,而姐妹有“前部和后部囊下区的晶状体呈线状混浊”。由于 ARVD 的一种形式( 107970 ) 已被定位到 14q23-q24,即白内障位点的暂定位置,作者提出了多效性或连续基因综合征的可能性。

▼ 分子遗传学
------
排除研究

在 3 个摩洛哥犹太家庭的受影响成员中,常染色体显性后极白内障对应到染色体 14q22-q23,Pras 等人(2006)排除了 SIX1( 601295 )、SIX4( 606342 )、SIX6( 606326 )、OTX2( 600037 ) 和 ARHJ( 607653 ) 基因中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