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新技术新理念,助力肿瘤外科4.0时代
随着肿瘤诊疗理念的不断升级,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模式。新理念促进技术创新,带动了肿瘤外科的巨大进步,肿瘤外科在肿瘤患者的全程诊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大背景下,【肿瘤外科资讯】应运而生,在新春到来之际隆重创刊。【肿瘤外科资讯】特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兰军教授进行专访,分享肿瘤外科在MDT中的作用,肿瘤外科技术理念的发展过程和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观点。
MDT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肿瘤外科在MDT中具有主导作用
张兰军教授:MDT模式实际上不是近年来才开始应用的。早在30年以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有了多学科的理念。欧美国家设置肿瘤专家组,融合了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等等各学科的专家,为肿瘤患者提供最好的、获益最大的治疗方法和模式。我们医院20年以前就已经开展了MDT门诊及MDT会诊。对于大部分实体瘤,特别是可手术实体瘤来说,外科都是在MDT中起到领导的作用。我们医院在20年前就开始了胸科多学科门诊,召集影像科、内科、放疗科、病理学、介入和外科的教授一起对食管癌、肺癌和部分乳腺癌疑难病例进行MDT会诊,给予患者各领域中最好的诊疗意见,使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非常令人欣喜的是,目前MDT模式在各个综合医院也逐渐开展了,在肺癌和食管癌等胸外科领域,以及线上MDT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和拓展。今后MDT有助于为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的地区进行更好的指导,指导他们遵循指南,更好地应用新技术为患者服务。
新技术结合新理念,促进肿瘤外科4.0发展
张兰军教授:现在肿瘤外科的发展可以称为4.0阶段。这4.0阶段刚好构建在工业发展的4.0阶段上。工业发展的1.0阶段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2.0阶段出现了大量机械制造,3.0阶段出现了智能机器人,而4.0阶段出现了互联网。外科和肿瘤外科的发展也和工业的发展相吻合。在18世纪的时候有了肿瘤切除的概念,那个时候认为肿瘤切除得越大越好,所以很多肿瘤是行扩大切除和超扩大切除,而不太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保存。随着肿瘤外科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的发展,发现不能只靠手术解决患者的问题,还要借助于先进的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技术,才能更好地治疗肿瘤。所以R发展成为3R,首先从resection(切除)发展为repair(修复),外科医生知道不需要切除过多,而是要达到平衡,做到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组织和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功能。到本世纪前10年出现了第3个R——reconstruction(重建)。重建外科是基于抗生素、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不但要切除肿瘤组织,同时要给患者更好的功能重建,所以出现了保乳、保肢、保留消化功能和肺功能手术。到了近代,特别是本世纪第2个10年开始,出现了更新的5G,互联网,3D打印技术,三维重建,基因组学等技术。肿瘤外科也开始走向精准外科,发明了精准立体定向,肿瘤的精准定位,精准的肺段切除,外科靶向切除,手术做得更加精准。所以今后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发展,肿瘤外科会得到更好的更新。今后外科的新技术不仅仅在于目前的微创,微微创,还在于精准,更在于理念上的精准,也就是说不但要借助新技术,也要借助于三维重建,更要借助于自己的理念。我们的理念是精准不仅仅是手术创面的精准,美容和微创,还是整体生理过程的微创。理念结合先进技术才能使新技术在肿瘤外科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外科医生应参与肿瘤患者疾病诊疗发展的全过程
张兰军教授:肿瘤治疗是持续战,不是一场战役能够解决的,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把它变成慢性病,与肿瘤共存,使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这是所有肿瘤医生的目标。健康中国2030目标是使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有大幅度提高,所以全程管理应该贯穿在疾病的初始诊断、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直到后线治疗,复发后的诊断和治疗全过程。全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外科医生在肿瘤的全程管理中应从头到尾发挥核心作用。这是因为肿瘤外科医生是第一个接触肿瘤的医生,患者首先就诊于外科医生进行诊断,诊断包括确诊恶性肿瘤,肿瘤类型,分子分型,可选的治疗模式,患者本身的免疫状况,心肺功能,合并疾病等。还要进行分期,包括临床病理分期和分子分期,包括患者的病理、基因、细胞和分子特征。如果患者适合于手术,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不适合手术,要联合其它多学科决定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的过程中要及时判定手术何时介入,手术过程中要分析患者是否达到新辅助治疗目的如主要病理缓解(MPR)和完全病理缓解(pCR),术后分析是否需要辅助化疗、辅助放疗、辅助靶向治疗等其他方式介入。在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对复发和转移灶的判定和再诊断也是外科的职责。确定复发转移后行局部治疗还是全身治疗需要行MDT讨论。到后线治疗阶段,如果患者出现孤立性转移或出血、梗阻等情况,外科也需介入。所以在患者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复发,二线三线后线治疗到临终,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外科医生的作用,所以称为肿瘤的全程管理,这是提高患者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非常好的模式。
后疫情时代应兼顾肿瘤患者病情和疫情防护
张兰军教授:2020年3月,我们和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进行了线上交流,讨论COVID-19期间胸外科医生应该怎么做。当时欧洲的医生非常关注患了新冠肺炎又得了肿瘤的患者,讨论该怎样给他们做手术,如何做医生防护。我们国家当时对新冠疫情的处理非常及时,对中国肿瘤外科的影响其实不大,我们武汉也曾经有过新冠肺炎再去做外科手术的病例报道。今后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所以我想对于肿瘤外科医生来讲,第一,防疫、普查、筛查不能松懈,不松懈的目的在于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防止新冠蔓延;第二,要评估已患新冠肺炎的患者是在急性期还是康复期,如果患者处于康复期,抗体阳性,核酸转阴,又得了肺癌,经过综合评估后可以给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和非外科的肿瘤治疗,不能因为患了新冠肺炎而不进行肿瘤治疗。另外外科医生应该有防护意识,医院要装备负压手术室、负压转运车和专门的复苏室及病房,遇到新冠患者做手术时要进行好自我保护和手术室的防护。合理的处理流程正在制定中。2020年有文章回顾性探索对于患新冠的肿瘤患者应该手术还是做立体定向放疗(SBRT),发现延迟3个月后再做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生存要远高于比马上做SBRT,也就是说外科医生的对肺癌手术的切除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寄语
肿瘤领域的新人——【肿瘤外科资讯】刚刚上线了,这位「新人」专注于肿瘤外科。肿瘤外科和普通外科不一样,因为它是结合了肿瘤学和外科学的学科。今后平台的报道中,我们想要更多地了解肿瘤学进展,特别是外科领域的进展,也希望能更多报道肿瘤外科的新技术新发明,新的临床研究和证据,能够改变临床治疗模式的新型治疗药物,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模式。我想随着今后的不断壮大,【肿瘤外科资讯】一定会成为肿瘤外科医生的好帮手,成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