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NG免疫联盟专家讨论会隆重召开,这4个Topic大咖们讲得够透彻!

初冬12月,MSK-CTONG Virtual Symposium 2020如期举行,第三年的MSK-CTONG 研讨会,在清晨和夜晚之间,跨越着太平洋的连线,营造了一场云端的头脑风暴。

与此同时,12月5日中午,一场别开生面的“CTONG免疫联盟专家讨论会”也隆重召开,沿用“线上+线下”多会场形式,营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jpg

2.jpg

本次会议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2019年11月,为了全方位推进肿瘤免疫治疗的规范化进程,由CTONG组织成立了“免疫门诊联盟”,在过去1年的时间中,联盟开展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但也仍然有一些事项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完善,举办“CTONG免疫联盟专家讨论会”非常具有实际意义。非常欢迎来自联盟10余家成员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围绕“免疫门诊的建设、免疫治疗真实世界研究的探索、免疫联盟未来合作模式、免疫治疗规范化”等话题发表建议。

3.jpg

Topic1:免疫门诊建设现状及挑战
广东省人民医院徐崇锐教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分享了“免疫门诊建设现状及挑战”。徐教授介绍到,受新冠疫情影响,在疫情爆发之初,广东省人民医院不得不关停免疫门诊,让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后续通过与医院肿瘤日间病房的合作,我们将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顺利安排到日间病房,从而保证了免疫门诊继续运行。第二方面,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药物进入到临床,可选择的药物愈加丰富,为此,广东省人民医院严格按照药物适应证来应用免疫治疗药物。第三方面,患者的管理及数据收集其实是目前免疫门诊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在此方面仍有待改善。

4.jpg

针对免疫门诊的建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安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分别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发表了观点,专家们一致认为,免疫门诊建设与有条不紊的运营对于免疫治疗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大有裨益,免疫治疗疗效、安全性等数据的收集是免疫门诊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有专人负责数据的收集,做好患者的管理。

吴一龙教授表示,免疫门诊的想法是考虑到很多患者可能不需要住院,通过门诊便能解决相关问题。目前免疫门诊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数据收集,这部分数据实际上是真实世界的数据。免疫门诊的目标不是为了门诊而门诊,我们确确实实需要思考如何把患者管理好,把数据收集管理好。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在形式上其实也不一定要局限于门诊的形式。

Topic2:中国NSCLC真实状况探索及讨论
姚煜教授分享了“观察性研究方案(C2098JH part1)——纳武利尤单抗在中国常见肿瘤临床实践中的前瞻性、观察性、安全性研究”相关内容。姚教授表示,该研究方案分为两部分,关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和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相关研究。作为第一部分研究的PI,姚教授从研究的背景、进展,以及免疫联盟各中心参与情况三方面对研究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在场专家也积极参与了对该研究从设计到执行等层面的讨论。

5.jpg

周清教授、刘安文教授、董晓荣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仓顺东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围绕研究的设计、患者入组中可能会面临的困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专家们均表示了对项目的支持,未来将克服困难,将研究开展下去。未来还可以更进一步,开展一线免疫治疗、甚至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相关真实世界研究。

6.jpg

Topic3:免疫联盟未来合作模式
仓顺东教授介绍到,对于免疫联盟未来合作模式的探索,首先需要把患者真正管理起来,其次需要把患者的数据收集好,同时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进行有机的整合,根据不同的想法,设计、开展更多的研究项目。此外,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让平台进一步升级,例如面向基层单位,打造成会诊平台、免疫治疗副反应的管理平台等。

7.jpg

江苏省人民医院郭人花教授、北京天坛医院李晓燕教授参与讨论,专家们表示,免疫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更加谨慎,对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需要做好人员培训,搭建MDT平台分享经验。通过免疫联盟平台,推动免疫治疗的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再来探讨免疫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吴一龙教授表示,免疫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肯定是必须开展相关项目的,也需要通过项目进行更为深入地合作。

Topic4:免疫规范化诊疗的探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结合中山医院实际情况介绍到,对于晚期NSCLC患者,基本上推荐患者一线接受免疫治疗。目前医院已经设立免疫门诊,每周固定的专病门诊,固定的医生团队。由于工作量较大,因此在数据收集方面可能还需要安排人员进行协助。中山医院同时成立免疫不良反应的MDT团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在患者随访方面,由于不同的医生其随访习惯不同,因此会存在数据确实的情况,未来如果以项目推动,会有助于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在治疗方面,对于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药物的选择也是以药物适应证为基准,对于同一类、同质性的患者采取基本相同的治疗方案。

8.jpg

姚煜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涂海燕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冯卫能教授参与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免疫治疗规范化问题,其实目前仍然主要是根据药物批准的适应证进行选择的,同时参考权威指南的治疗推荐。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相关的社会因素,例如患者经济条件、药物是否医保覆盖等会影响到治疗的选择,临床医生应当尽可能避免超适应证用药。通过免疫治疗的规范化,也将会有助于免疫治疗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

9.jpg

会议最后,吴一龙教授总结到,对于免疫门诊建设,其实更多地还是取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关于真实世界研究,目前建议按照研究既定的协议进行;在免疫联盟未来的合作上,希望大家提出想法,开展项目,充分利用免疫联盟这个大集体的力量;对于免疫治疗规范化问题,免疫联盟没办法告诉大家如何规范化治疗,因为这是每一个医生的临床行为,但是免疫联盟有责任去倡导规范化治疗。免疫联盟作为大家自发组织起来的,希望大家能够一同推动免疫联盟向前走,也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免疫联盟能够做得更好,能够有所产出,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