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鸣菁人·临床实践论坛—伊布替尼治疗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分享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临床异质性大,以往FCR方案作为初治CLL的一线治疗取得了较高的治疗反应率和长期生存,但对复发/难治(R/R)CLL治疗反应率和生存时间较差。而伊布替尼不论是对初发CLL、复发CLL、高危CLL,还是65岁以上患者,均显示出良好疗效,给CLL治疗带来巨大的转变。本例患者首次诊断CLL后使用美罗华化疗6周期,后两次复查均无治疗指征,距初诊4年余后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综合TP53异常、IGHV基因突变状态、&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期及年龄的国际预后指数(CLL-IPI)积5分,危险分层为高危组,符合治疗指征,选择口服伊布替尼治疗,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伊布替尼治疗高危CLL安全有效。
副主任医师
颜敏超
嘉兴市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嘉兴市抗癌协会血液淋巴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理事
基本情况及现病史 ·
患者,男性,63,因“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4月余,腹胀2月”入院。患者5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及前驱症状下在家中发现肉眼血尿,左侧腰背部轻微疼痛,无尿频尿急,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症状。
初诊资料
2014年10月查血常规:WBC 44.6×109/L,L 40.2×109/L,HB 157g/L,PLT 160×109/L。
2014年10月 CT示:纵隔内、两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淋巴瘤考虑,请结合临床。肝右叶囊肿;双肾囊肿;左侧输尿管结石并左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
2014年10月骨髓常规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分型:CD5(+)89.7%,CD7(+)16.1%,CD19(+)76.3%,CD20(+)56.4%,CD5/CD19(+)75.3%,CD2(+)27.5%,CD23(+)57.3%。
予“美罗华375mg/m2”化疗6次
2015年10月复查
血常规:WBC 8.6×109/L,L 4.1×109/L,HB 137g/L,PLT 117×109/L。
B超:脂肪肝,肝右叶小囊肿,脾肿大,左肾多发结石,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伴结石 。浅表彩超: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肿大。
CT:纵隔内、两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淋巴瘤考虑,肝右叶囊肿;双肾囊肿;左侧输尿管结石并左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前列腺钙化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
建议继续观察。
2018年3月复查
血常规:WBC 13.53×109/L,L 7.8×109/L,HB 151g/L,PLT 111×109/L。
肾功能:肌酐152.7μmol/L。
CT:纵隔内、双侧腋下、腹膜后、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符合,请结合临床。两肺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肝脏小囊肿。脾肿大。附见:双肾囊肿。
B超: 双侧颈部、左侧锁骨上、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肿大,右侧锁骨上、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数枚。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肝左叶囊肿,脾肿大,双侧肾多发囊肿,二尖瓣轻度返流胆、胰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定期随访。
本次入院资料
2019-05-05
血常规:WBC 9.46×109/L,L 7.3×109/L,HB 116g/L,PLT 76×109/L;
肾功能:肌酐177.8umol/L。
2019-05-09
血常规:WBC 7.59×109/L,L 5.2×109/L,HB 114g/L,PLT 66×109/L。
生化:&β;2微球蛋白4.2mg/L。
CT:颈部、纵隔、双侧腋下、腹膜后及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对比(2018-12-24CT)部分淋巴结略增大。右肺下叶、左肺纤维灶。右侧胸腔积液。附见:脾肿大。
B超:双侧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腹腔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胆囊萎缩,脾肿大,双肾多发囊肿,双侧痛风肾,左肾轻度积水,腹腔积液,胰腺显示不清,肝未见明显异常。
2019.5.10
骨髓常规:CLL复查:成熟淋巴细胞约占76%,幼淋偶见。
骨髓活检:送检骨髓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比例约8:2,见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残存粒红系细胞比例约1:2,巨核细胞约2个/HPF,网染:+。结论:增生性骨髓象,结合免疫组化及病史,符合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
免疫组化:CD3(+,少量),CD20(+),CD79a(+),CD34(+,少量),CD61(+),CD235a(+),MPO(+),Kappa(+,少量),Lambda(+,少量),cyclin D1(-)。
免疫分型:CD5(+),CD7(-),CD19(+),CD20(+),CD5/CD19(+),CD23(+),sIg(-), CD22(-)。
FISH:ATM缺失、D13S25缺失、RB1缺失、MYB缺失阳性。
IGHV无突变。
既往史
既往有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脾肿大、肾囊肿、肝囊肿病史
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inet C期,Rai Ⅳ期,CLL-IPI 5分高危组
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 ·
伊布替尼420mg po qd
患者自觉症状:淋巴结缩小,腹胀好转,
查体:浅表淋巴结缩小。脾脏肋下未及
专家点评 ·
伊布替尼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2017年8月伊布替尼在国内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随后又于2018年增加了CLL/SLL一线治疗适应证。
PCYC-1102/03研究结果显示,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初治CLL患者的5年无事件生存(PFS)及总有效率(OS)均高达92%,治疗复发难治CLL的5年总反应率(ORR)高达89%,中位PFS为51个月,5年OS高达60%[1]。
CLL3002研究结果显示,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CLL患者的ORR(74% vs. 11.4%)及生存获益(18个月PFS率:74% vs. 11.9%;2年预计OS率:79.8% vs. 57.6%)均优于利妥昔单抗组[2]。
2019年第四版NCCN指南中,伊布替尼已成为初治CLL/SLL患者的唯一优选方案,同时对于复发难治CLL/SLL患者,伊布替尼亦是优先推荐的治疗方案之一,且多为1类推荐。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CLL后予美罗华化疗6周期,后复查两次均无治疗指征,距初诊4年余后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综合TP53异常、IGHV基因突变状态、&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期及年龄的国际预后指数(CLL-IPI)积5分,危险分层为高危组,符合治疗指征,选择口服伊布替尼治疗,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伊布替尼治疗高危CLL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O'Brien S, Furman RR, Coutre S, et al. Single-agent ibrutinib in treatment-naive and relapsed/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 5-year experience. Blood 2018; 131(17): 1910-9.
[2]. Huang X, Qiu L, Jin J, et al. Ibrutinib versus rituximab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or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Cancer medicine 2018; 7(4): 10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