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STAMP抑制剂Asciminib III期研究结果发布 为CML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0年12月5日~8日,第62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首次以线上形式召开,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血液肿瘤专家,并公布了多项重磅研究结果。多中心、开发标签、前瞻性Ⅲ期研究ASCEMBL研究显示,STAMP(专门针对ABL肉豆蔻酰口袋)抑制剂Asciminib对≥2种TKI治疗后的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CP)的疗效优于博舒替尼(BOS),并入选今年ASH会议的重磅研究(LBA),为CM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江倩教授针对CML患者后线的治疗以及ASCEMBL研究的详细内容等话题进行了专访,详情如下。

 

1-1.png

国内TKI种类有限,CML治疗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江倩教授:目前绝大多数的CML患者都能对TKI治疗产生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但仍然有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或不耐受,从一线治疗换成二线、三线甚至四线治疗,部分患者甚至会在不同的TKI里进行轮换。综合来看,约20%的患者对一线和二线治疗接连表现出耐药或不耐受。一般而言,这种情况下二代TKI也并不十分有效。因此,这部分≥2种TKI治疗失败的患者,是一个未满足需求非常大的群体。目前在中国获批上市的TKI药物仅有一代和二代,包括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以及去年新上市的国产TKI氟马替尼,博舒替尼、普纳替尼等药物尚未在中国上市,有限的药物导致仍有部分患者临床需求未被满足。

博舒替尼被批准用于CML的二线治疗,在西方国家常常被用作对一代TKI伊马替尼以及二代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疗效不好或不能耐受情况下的二线及三线治疗,显示出比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ASCEMBL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未满足需求来设计的,入组患者为对至少2种既往TKI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进行2:1随机分配,接受40 mg BID的Asciminib或者500 mg QD的博舒替尼,目的在于为CML后线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ASCEMBL研究显示Asciminib主要分子学反应率明显增加,安全性良好

江倩教授:今年ASH公布了ASCEMBL的主要研究终点结果,即第24周时的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结果显示在第24周时使用Asciminib的MMR率为25%,而使用博舒替尼的MMR率为12%,可以说在第24周时Asciminib的MMR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另外,在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和分子学反应MR4的数据上,两药有着类似的差距。因此,无论使用哪种分子标准,与博舒替尼相比,Asciminib在这个主要终点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效性。

安全性方面,Asciminib组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维持用药,Asciminib组因为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比例是6%,博舒替尼组是21%。博舒替尼的胃肠道反应明显,Asciminib除了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略高,其他不良反应均低于博舒替尼。

获得分子学反应是CML治疗过程中一个非常大的追求目标,通常深度分子学反应与疾病稳定性相关。因子在治疗期间,需要监测融合基因定量水平,观察能否持续下降并保持深度反应水平。把深层分子学反应作为对一线、二线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的CML患者三线治疗的研究终点,体现了研究者对疾病控制深度的追求。ASCEMBL研究结果表明,Asciminib对于至少2种既往TKI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不但耐受性良好,有效性也更强,有更长期的疾病控制的可能性。

Asciminib独特作用机制,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江倩教授:Asciminib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普纳替尼、耐克替尼(HQP1351),后两者是与ATP竞争结合,抑制BCR/ABL的活性,Asciminib是通过改变BCR/ABL的构型,抑制BCR/ABL的活性,靶向性更强,脱靶效应降低,因此安全性更好。从有效性来看,目前不能按照传统的几代TKI来定位Asciminib,但这几种药物都有很强的BCR/ABL抑制活性,这种情况下比的就是安全性。ASCEMBL研究显示,Asciminib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患者耐受性良好。同时,Asciminib的作用机制不同于以往药物如普纳替尼或者其他的三代TKI,可能与其他TKI联合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有效性,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CML的后线治疗,患者血液学不良反应明显。因此Asciminib优势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在这次ASH会议上,Asciminib还不仅仅只发表了这一个研究,有一个一期研究说明Asciminib对T315I突变的患者也是有效且安全的,还有一个国外的真实世界研究统计了多中心的Asciminib早期应用情况,数据跟临床研究接近。这些成果的同时发布,说明Asciminib这个药物的开发不是孤立的,非常受到重视,有一个全面的计划。

另外,Asciminib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有望为更多对目前TKI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