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肿瘤心脏病学”创新成果落地 ,“小程序”成为肿瘤患者护“心”法宝
“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这听起来好像有悖于日常认知,但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科技会客厅”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享,给许多肿瘤患者、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12月14日,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就肿瘤心脏病临床实践中的创新成果研发与落地、新媒体平台工具的辅助应用进行分享。活动现场举行了“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的发布启动仪式,“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及其应用”专利转化的签约仪式,并播放了我国第一部肿瘤心脏病学科普书《说句心里话2》的宣发视频。
葛均波院士呼吁,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密不可分。随着治疗方式不断发展,很多肿瘤患者能够长期存活,癌症逐渐变成了一种“慢性病”。对于这些患者,必须提高长期存活的生存质量,肿瘤患者和家属在关注癌症治疗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心脏的监测!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组长夏云龙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志仁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斌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基巍教授纷纷通过视频致贺辞。
科研团队攻关研发 患者手机随时检测
活动现场中山医院的科研人员开发并上线“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2个小程序。肿瘤科医生和患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初步测定心脏危险性。
半年前,52岁的王阿姨体检发现乳腺癌,在外院做了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开始化疗。近期,王阿姨偶尔会感觉心“咚咚”跳,肿瘤科医生在复查时听说这一情况,给她安排了抽血、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心电图提示王阿姨存在偶发室性早搏,但其他检测结果都没有明显异常。王阿姨非常紧张,担心化疗药物是否影响心脏、是否还能继续治疗?医生当场使用“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测定她的风险等级为A级,属于低危人群,可以继续用药。王阿姨开心地表示,以前如果这样的话,肯定要去心内科重新就诊,现在只需用手机小程序点一点就能知道是否存在风险,实在太方便了!
随着乳腺癌早期检出率的提高以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乳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生存期延长,癌症幸存者的长期心脏并发症风险增多。对于中老年妇女来说,心血管疾病造成了更大的死亡威胁,而不是乳腺癌本身。
“目前,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心脏不适,主要寻求心内科会诊,就医流程不便。而且,现行医学专科划分的局限性,导致肿瘤科对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风险的认识相对不足,容易忽略早期临床表现,进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当前亟需简明扼要的风险评估方法,协助非心脏科医生进行早期甄别。”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程蕾蕾主任医师介绍道。
基于临床需求,葛均波院士团队制定出了“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临床评分表”,可以帮助非心脏科医生早期、快速识别高危人群,尽快转至心脏专科寻求治疗建议,帮助控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治疗新模式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中国高发疾病之一,肿瘤患者承受着沉重的疾病负担。在中国,每10分钟就有55人死于癌症;全球一半的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病例来自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简而言之就是借助自身免疫细胞来杀灭肿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标。2016年,有一则关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新闻,他就是得了恶性黑色素瘤,并转移到大脑和肝脏,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之后,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全部神奇地消失了。
可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新型抗癌药,第一次在“治愈”层面上让癌症病人看到了曙光。但其在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同时,各器官的免疫毒性成为临床中不可避免的新问题。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致死率最高,成为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达39.7%~67%。而且,鉴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良好的抗癌效应,此类药物广泛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专家预计未来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早期识别和处理将成为肿瘤科医师和心血管内科医师的共同面临的挑战。
此次同步上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提供了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非心血管内科医生评估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早期快速地识别高危人群,尽早转至心血管内科寻求专业治疗建议,有助于减少心血管毒性事件的发生,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发现目前心内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能够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的病情转归情况。在前期临床数据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团队结合血浆sST2、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建立了评估模型,能早期、快速地识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此次,中山医院将该项专利成果许可给深圳华迈兴微医疗科技公司,后期将共同研发能够有效预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的检测试剂框,惠及更多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
在我国,肿瘤心脏病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临床一线的工作实践,同时需要各方面共同合作,产学研医齐头并进。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并开展了各项临床与科研工作。多学科合作任重而道远,葛均波院士等医学专家、科技和医药企业研发专家以及医疗媒体专家,在本期“科技会客厅”就此进行了现场讨论。
参考资料:得了肿瘤为什么死于心脏病?
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平均每分钟就有7.5个人确诊为癌症。而心血管病的危害更加不容易小觑,我国现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3.3亿,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可谓“每家都有心脏病”。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两种毫不相关的病变。但实际上,它们“狼狈为奸”,很多人因为心脏原因而对肿瘤束手无策,甚至只能眼睁睁地任由病变肆虐。这是因为,随着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既往视为洪水猛兽的癌症,也逐渐变成一种能够长期存活的“慢性病”。譬如,中国肿瘤登记材料显示,我国城市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0%,上海地区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92%。变成“慢性病”的癌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他们不但同样声名狼藉,其实还是一对难兄难弟。
是药三分毒,治疗肿瘤的药物和射线,难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心肌细胞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绝大部分细胞不太一样,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举个例子,我们的皮肤细胞,坏死了之后能够再生,重新长出新的细胞。但是,心肌细胞却不行,基本不具备再生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体心脏的细胞几乎是恒定的,心肌细胞坏死之后只能形成疤痕,而疤痕就丧失了收缩和舒张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心肌梗死是非常凶险的危急重症,因为没有储备和代偿。因此,各种肿瘤治疗药物和放疗的射线造成的心血管毒性,特别需要关注。
“肿瘤心脏病学”应运而生
近年来,基于临床实际诉求,应运而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2018年4月,中山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给合并罹患肿瘤和心血管病的患者,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肿瘤心脏病学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针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放疗以及当前非常热门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不可避免会引发心脏毒性,譬如,有些会诱发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有些会引起重症心肌炎,有些会导致心力衰竭,有些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不一而足。而放疗会损伤心脏冠状动脉血管,使得接受过胸部放疗的肿瘤病人的冠心病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这些因为治疗而带来的副作用,大部分人、甚至医务工作者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别提进行有效监测和采取保护措施了。
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原本就有心脏病的人发现恶性肿瘤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已有冠心病、体检又发现得了胃癌的病人,他们在治疗的时候难度大大增加。尤其是冠心病,植入支架之后,还需要继续服药。因为冠状动脉支架只是解决狭窄最严重的血管问题,病人本身仍然存在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所以,冠心病哪怕放了支架,还需要继续服药控制,其中有一类药物就是拮抗血小板凝集的,使得凝血过程变慢。但如果这时发现恶性肿瘤需要治疗,做手术需要止血,就要停服拮抗血小板的药物。而停服心脏药,心肌缺血甚至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又会增加。这种情况,该如何权衡和考量?
再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这一对“黑风双煞”具有不少共同的发病因素,比如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抑郁情绪等,可以联手进行防御。
还有,心脏本身发生肿瘤虽然比较少见,但也需要提高认识。
总而言之,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已经进入到“临床交汇”的时代!
专家表示,对于合并癌症和心脏病的患者,不能只关注一种疾病。目前,世界各国的专家,已经对肿瘤治疗造成的心脏损伤有了较为明确的研究结果。比如乳腺癌等患者普遍应用的蒽环类化疗药物,既往会让57%的人会出现心功能损害;而且,这种药物导致的心肌损害无法逆转,最终导致心血管相关疾病死亡率增加8倍。一项美国的大样本临床随访研究对乳腺癌患者最后的死亡原因分析显示,这些病人最后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甚至多于死于肿瘤本身!因此,有人感叹道“生了肿瘤,死于心脏”!这些病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肿瘤治疗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