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投资董事长任春生 依托保险资金长期优势 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近来资本市场的热度令人瞩目。作为近些年来规模持续增长、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保险资金,其投资运用与管理的发展情况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投资”)董事长任春生,对当前的保险资金运用行业进行了深入了解。

 

1-1.jpg

 

 

坚守成立初衷: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

 

 

7月16日,国产芯片制造第一股——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战略投资者在首次公开发行中获得配售的股票数量为8.43亿股,战略投资者名单中赫然在列的中保投资获配股数5462.5万股,占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比例约为3%。据悉,为了进一步发挥长期资金的基石投资者作用,以科创板助推创新驱动发展,中保投资发起设立专项基金,分别参与了中芯国际和孚能科技的科创板IPO项目。

 

对此,任春生表示:“我们发起设立专项基金,募集资金20亿元参与芯片龙头企业中芯国际、沪硅产业的科创板战略配售,发挥保险资金基石投资人作用,支持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和资本市场发展。”他强调,中保投资坚持发挥战略性、主动性、综合性平台作用,整合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长期资金支持,并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资本市场业务。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严峻挑战,中保投资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定支持并看好科技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的长期趋势。同时坚持服务行业,特别是为中小保险机构争取优质稀缺资产的配置机会,赢取中长期回报;坚持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者的定位,服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中保投资甫一成立,就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旨在助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推动保险资金配置更加多元。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27家保险公司、1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4家社会资本,共46家股东单位出资,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作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普通合伙人,中保投资负责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和管理。该基金主要向保险机构募集,中保投资则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开展投资,引导保险资金重点投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截至2020年5月,已通过基金和资管产品等形式管理资产1133亿元,所投项目安全稳健、回报良好。

 

 

助力转型升级:

聚焦新兴产业,支持“两新一重”

 

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来源稳,长期以来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直接融资形式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比如,中保投资与上海国资平台国盛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以母基金形式投资国改基金二期,参与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等。

 

任春生介绍称,中保投资的投资采取多种资产配置模式,即“股权投资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同时,中保投资作为保险行业的投资平台,采取直接投资和母基金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直接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夹层投资、ABS投资等。

 

相比成立初期时的业务模式,中保投资近年来明显增加了股权投资的倾斜力度,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投资。“在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方面,我们陆续投了几个项目,已有两家上市,今年至明年可能还有几家公司要上市,科创板、主板、创业板的公司都有。”任春生透露。

 

谈及中保投资的投资方向时,自去年年初开始掌舵中保投资的任春生介绍道:一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经济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深耕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加大“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三是积极参与国企混改和债转股项目,助力国有企业降杠杆。

 

任春生认为,“两新”中,新基建是未来中国指趾经济、智能经济发展和产业革命的重要依托,主要是围绕5G、信息工程、数据中心、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他透露,中保投资在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大数据中心、互联网安全等方面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和这些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国产替代是我们未来一段时期的投资主线,在形式上将会以股权、夹层基金等模式进行。”

 

而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民生问题、对冲经济下行的极佳落脚点,也能补短板、促消费、惠民生,一举几得。他表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中保投资已经参与城市旧改项目,下一步正在协商参与上海地区的旧改。而“一重”投资包括机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的特性相匹配,对拉动经济、稳定就业具有支撑作用。任春生表示,对此中保投资也一直在积极参与,比如上海的交通项目、河南的水利工程、北京的产业园、山东和天津的港口等。

 

不过,任春生认为,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短期内“新基建”体量较小,还不能从规模上取代传统基建。铁路公路、水利等传统基建的投资则应更多侧重于“补短板、疏堵点、减损耗”,进一步夯实对国民经济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性带动作用。

 

把控核心风险:

调整投资逻辑,保持市场竞争力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强烈的冲击,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于资管行业来说,首先存量资产质量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任春生指出:“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严重冲击是空前的,信用风险上升,金融市场也经历着剧烈的波动。保险资管行业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本质上都是对投资标的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判断。风险发生了系统性变化,风险管理体系也需要经受住考验。”但是他表示,虽然疫情增加了保险资金配置的难度,中保投资也在积极调整投资逻辑,但整体风险可控,投资人可抓住机会投资一些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行业。

 

任春生举例道,疫情期间,中保投资参加了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举行的金融支持疫情防控重点项目集中线上签约活动,与多方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光谷中交中保城市发展投资基金”,投向产业园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科技自主创新项目,支持疫区企业复工复产。他认为,要及时动态调整风控标准和评级模型,在把控核心风险的基础上,支持公司在“资产荒”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2020年是保险资金配置非常困难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利率急剧下降,对以固定收益配置为主的保险资金影响较大,预计收益率会持续下行。”任春生说,“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对投资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恐慌无济于事,灾难终将过去。任春生指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中保投资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保持定力,沉着应对。业务发展逆势而上,充分发挥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对于未来,任春生直言要坚定信心。他认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消费市场空间、投资需求潜力为我国经济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我国进一步展现了制度的优越性、宏观政策的克制定力、金融体系的弹性和耐力,进一步巩固提升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突出地位。

 

 

坚定信心:

把握危后之机,探索资产配置最优解

 

 

对国家经济建设来说,保险行业拥有更长期、更稳定的资金规模,可以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资本优势,一方面可对接国家经济战略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为实体经济提供股权投资以及引导长期资金支持成长前景较好的行业和领域,促进经济转型。作为保险资管行业,任春生表示,要充分认识到“危中有机”。每一次全球经济金融遭遇世纪灾难,都孕育着 “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资 管机构和从业人员唯有把握疫后经济发展趋势,才能冲出重围,实现“跨越式发展”。

 

把握中国蓬勃发展的趋势,对接国家战略方向,分享改革发展红利,方是保险资管之道。任春生认为,保险资金要把握好在后疫情时代的投资机遇。一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对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包括将更多资金用于购买企业中长期债券,特别是电信、交通、新老基建等行业。二是加大权益性资产配置。包括:加大具有稳定性收益的非上市企业股权投资,例如交通枢纽地区的物流地产、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等;把握疫后资产价格重塑和产业结构重构的机会,在资本市场上根据国家发展政策进行重点配置,把握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的核心主轴。三是探索特殊机遇投资。经济下行周期叠加疫情冲击影响,特殊机会投资不仅有利于促进资产流转、化解金融风险、助力企业纾困,且现金流稳定、价格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可以在当下“资产荒”的环境下为保险资金提供长期资产配置。

 

然而,总体来看,当前的保险资金配置受保险负债特征和资本市场情况两方面影响。目前,保险资金配置的困境主要是下行的投资收益率和负债刚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任春生指出:“今年以来,保险资金配置的压力在加大,主要是保险资金的七至八成配置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半年债券和债权投资的收益率下降,难以较好地满足负债端的收益率要求。而低利率环境也的确加大了利差损风险,加大了保险资金的配置难度。在利率下行周期,负债端压力持续向资产端传导,给保险资产管理带来诸多风险。”

 

对此他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一方面要考虑加大权益类投资的布局,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对死差费差的管理能力,不能过度依赖投资。另外,中国经济处于长期持续向好的预期,考虑到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汇率稳定等多方面因素,不必对基准利率下行过度恐慌。

 

任春生表示,解决问题的思路仍然是资产端和负债端两个方面,加强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联动。“在资产端,要不断提升投资能力,提升风控能力,加大优质股票和股权的投资,加大对新兴行业和先进产业的投资,加大长期性的投资,加大对新型投资品种的探索和投资,从而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总体收益率。在负债端,要坚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理念,要切实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