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利珠单抗不良反应的 3 个误区 千万别踩坑!

卡瑞利珠单抗(Cam)作为国产 PD-1 单抗于 2019-05-31 经 NMPA 获批上市,可应用于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CC、NSCLC 和食管鳞癌,是目前国内获批适应证最多、临床应用广泛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作为中国本土研发的免疫药物,卡瑞利珠单抗被称为「国药之光」,但其副作用——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也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本文将以专家共识为依据,从以下方面详解 RCCEP:

RCCEP 究竟是什么?是血管瘤吗?

 

RCCEP 为何会发生?剂量越大越可能发生?

 

RCCEP  不仅仅发生在体表?怎么治疗?

 

RCCEP 究竟是什么病?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不是血管瘤。

 

RCCEP 是主要发生于皮肤的 irAEs 之一,以真皮层毛细血管增多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其病理学特征,具有独特形态学表现,呈动态变化,是 Cam 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大多为 1-2 级。

 

二者区分如下:
 

1-1.jpg
图源:参考资料 1

 

RCCEP 为何会发生?

 

 

Cam 导致 RCCEP 发生机制

可能与 Cam 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干扰了皮肤组织内促血管生长因子与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增生有关,属于皮肤的免疫应激性反应。

 

Cam 与 RCCEP 的关系

  • 单药应用 Cam 时 RCCEP 的发生率较高,与抗血管生成药或化疗药,RCCEP 发生率明显降低。

  • 大多数为 1-2 级,没有因为 RCCEP 的发生导致 Cam 中断或延迟,甚至停止用药;

  • RCCEP 发生与 Cam 剂量无关;

  • RCCEP 发生与 Cam 疗效呈正相关,可能是 Cam 疗效预测因子。

 

RCCEP 临床特点有哪些?


 

发生部位:主要发生于人体体表皮肤,大多见于头面部和躯干部;大多数呈孤立、散在性分布

 

大体分型:按照外观形态,大致分为红痣型、珍珠型、桑椹型、斑片型、瘤样型;红痣型与珍珠型最多见
 

1-2.jpg

图源:参考资料 1

发生规律

同一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类型 RCCEP

初始往往为红痣型(直径≤2 mm,鲜红点状),少数为斑片型或桑椹型

部分「红痣型」可逐步发展为「珍珠样」结节 (颜色鲜红或暗红,易破溃出血)

少数「珍珠样」结节可发展为「瘤样型」(直径 >10 mm)

大多发生于首次用药后第 1 个周期(2-4 周时间内),用药当天或随后数天内结节颜色比较鲜亮,随着用药频次增加,结节可增大、增多、范围逐渐扩大

大多数在首次用药后 3-4 个月时便不再增大,用药 3-4 个月后出现的结节往往较小,颜色较暗,部分患者用药期间或停药 1-2 个月后可逐渐发生皱缩、干燥、颜色变黑或形成带蒂结节,后自行萎缩、消退或坏死脱落,无瘢痕形成;也可持续存在

 

RCCEP 如何管理?

 

 

RCCEP 分级标准
 

1-3.jpg

* 迄今为止未见引起内脏出血和 4-5 级 RCCEP 的情况。

图源:参考资料 1

 

RCCEP 的分级管理
 

1-4.jpg

图源:作者
 

 

 

注意

 

  1. 大部分 RCCEP 可观察或对症处理,无需特殊治疗。

  2. RCCEP 对激素不敏感,若结节较大且有破溃出血,可以局部应用云南白药粉、凝血酶冻干粉以及创可贴等止血,必要时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少数采取小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

  3. 皮肤感染酌情积极给予局部或全身性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