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薯片、喝咖啡会致癌?这些常见食物中,居然都含有致癌物质...

薯片咖啡可谓成为了年轻人的“生活伴侣”,看电视的时候吃点薯片解闷,工作忙的时候喝点咖啡提神,可速食食品越火,争议之声也逐渐变大,“有致癌物?

 

难道吃多了会得癌?”“吃多少会得癌啊?”“那还能不能吃了?”很多朋友不禁会发出以上疑问,那么薯片咖啡到底会不会致癌呢?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致癌物呢?

 

1-1.jpg

 

薯片咖啡会致癌?

 

“薯片和咖啡之所以被认为具有致癌风险,在于近几年被公众越来越熟知的一种物质丙烯酰胺的存在,不过吃薯片或者喝咖啡就会致癌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山东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三病区主治医师邹兵说。

 

丙烯酰胺是化工产品聚丙烯酰胺的前体物质,而聚丙烯酰胺常用于水净化处理、纸浆加工及管道内涂层等。

 

因为这一物质具有极强的絮凝作用,目前也作为食品加工助剂,常用于饮料、制糖及发酵工艺等。邹兵向记者讲道,聚丙烯酰胺是没有毒性的,但它的前体物质丙烯酰胺是具有毒性的。丙烯酰胺会产生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以及致癌性,甚至还会破坏小肠结构。

 

而薯片的主要原料是土豆,其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在120℃以上的高温油炸、焙烤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食物颜色变深并散发香味。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丙烯酰胺。

 

一般而言,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丙烯酰胺的含量就越高。

 

很多国家把丙烯酰胺作为危险物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把丙烯酰胺归类2A类致癌物。什么是2A类致癌物呢?

 

邹兵表示,IARC对致癌物的评级依据大概如下,把研究物质分为四个大类:

 

  • a.该物质对人体有充分的致癌证据

  • b.该物质对人体有有限的致癌证据

  • c.该物质对实验动物有充分的致癌证据

  • d.该物质有明确的致癌机理

 

如果某种物质满足a,那它就是1类致癌物;如果某种物质不满足a,但同时满足b和c,或同时满足b c d,那它就是2A类致癌物;如果某种物质只满足b c d中的某一项,那它就是2B类致癌物。

 

“简单来说,2A级的丙烯酰胺就是可能致癌,但证据还不够充足。”邹兵说道:“所以说丙烯酰胺有害,但是能不能达到致癌的危害,主要还是要看摄入量。”

 

据悉,人类对丙烯酰胺的每日耐受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入2.6μg(微克)至16μg的丙烯酰胺就有罹癌风险。

 

而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0.45μg。“我们姑且以最保守的方式来估算,以70公斤的人为例,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82μg(70×2.6=182),换言之,他每天至少要喝404杯黑咖啡,才会摄入致癌的丙烯酰胺剂量。对于薯片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不考虑其他食物中的丙烯酰胺的情况下,需要成年人每天吃约3~4kg的薯片,才会达到致癌剂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邹兵说。

 

“近期也有肿瘤界权威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NEJM)特意为咖啡正名,每天3-5杯咖啡,可以降低皮肤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尽管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此问题应引起关注。因此邹兵建议,还是要尽可能避免食用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1-2.jpg

 

这些常见食物也含致癌物

 

想要知道我们平时常吃的哪些食物含有丙烯酰胺,首先需要先知道丙烯酰胺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名词’美拉德反应’。简单来说,食物只要经过高温加工,例如烘烤、油炸、蒸煮等都会发生美拉德反应。”邹兵表示,“丙烯酰胺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烹饪时那些诱人的香味和色泽就是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所以很多食物中都会有丙烯酰胺的产生,大家平时想完全避免丙烯酰胺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邹兵还向大家列举了几类含有丙烯酰胺的常见食物:

 

  • 蛋糕和饼干96μg /kg

  • 奶和奶制品5.8μg /kg

  • 坚果和油籽84μg /kg

  • 婴儿食物(焙烤型,如手指饼等)181μg /kg

  • 水果脆片(真空油炸等)131μg /kg

  • 烙饼25-109μg /kg

  • 爆米花33-164μg /kg

  • 烤红薯33-201μg/kg

 

相较于以上常见食物,下列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会相对高一些,

 

  • 面包350μg /kg

  • 油条116-578μg /kg

  • 框装薯片752μg /kg

  • 麻团88-442μg /kg

  • 馍片86-545μg /kg

  • 麻花98-361μg /kg

 

还有这些常见致癌物需警惕

 

按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关于致癌物的分类,1类致癌因子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属于明确的人类致癌物。

 

黄曲霉素属于最强的生物致癌剂。除黄曲霉素之外,距离我们生活比较近致癌物质还包括,甲醛、尼古丁、亚硝胺,前体物质是亚硝酸盐,即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化成亚硝胺,苯并芘、砒霜、槟榔、酒精等。”邹兵讲道,并向记者列举了几类生活中常见的含有以上致癌物质的物品。

 

  • 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包括:发霉的花生玉米、变质的米饭、发苦的坚果、劣质芝麻酱、小作坊自榨油等。

  • 含有苯并芘的物质:高温油炸食品、熏烤食品、挂炉烤鸭、油墨、汽车尾气等。

  • 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熟肉制品、久存绿叶菜、隔夜菜、腌菜、放置后的凉拌菜、火锅汤等。

 

“当然,致癌物的剂量和接触时间也是致癌的必要条件。”邹兵说道,“例如,甲醛的释放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这一释放期长达10~15年,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危害。生活中含有甲醛的物质包括,鱿鱼、牛百叶、鸭肠等水发食品和水产品、部分牛仔裤、儿童服装等、.汽车脚垫、装修中的勾缝胶、劣质仿瓷餐具中也会含有甲醛。

 

最后,邹兵提示平时除了尽量避免危险因素外,可适当多吃牛奶、豆类、鸡蛋、鸡肉、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提高DNA修复能力,辅助预防致癌物引发的基因突变,降低癌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