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2013 年上海市长宁区子宫内膜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子宫内膜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计晓薇1, 2,王 洁3,姜 玉3,蒋宇飞1, 2,李卓颖1, 2,张 云3,沈秋明1, 2,吴 婳2,夏庆华3,赵文穗3,项永兵1, 2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nalys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the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1973 to 2013
JI Xiaowei1, 2, WANG Jie3, JIANG Yu3, JIANG Yufei1, 2, LI Zhuoying1, 2, ZHANG Yun3,SHEN Qiuming1, 2, WU Hua2, XIA Qinghua3, ZHAO Wenshui3, XIANG Yongbing1, 2
作者单位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25;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3. 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上海 20005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1302503)
AUTHORS FROM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genes and Related Genes &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Shanghai Cancer Institute,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 3. Shanghai Changn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0051, China
GRANT
National Key Projec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No. 2016YFC1302503)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
方法:根据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子宫内膜癌发病及死亡登记资料,计算粗发病率及粗死亡率,以及世界人口标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简称世标率)。采用Joinpoint软件对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结果: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人数805例,粗发病率为7.50/10万,世标发病率为4.97/10万;死亡人数为148例,粗死亡率为1.38/10万,世标死亡率为0.76/10万。通过Joinpoint模型进行发病率的时间趋势分析,发现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1973—2013年呈上升趋势,其中以1973—2007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年度变化百分比及95%可信区间为4.2%(3.0%~5.5%),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及其95%可信区间为3.0%(1.3%~4.8%)。
结论:过去41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居民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率上升缓慢,但发病率有显著升高趋势。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发病率;死亡率;趋势分析;上海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the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1973 to 2013.
Methods: Using the registration data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the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the crude as well as the age-standardized rates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for endometrial cancer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The Joinpoint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time trend of the endometrial cancer incidence rate and calculate the annual percent change(APC) and 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 in women.
Results: From 1973 to 2013, a total of 805 incident cases and 148 deaths were registered in the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The crud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were 7.50 and 1.38 per 100 000, while the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were 4.97 and 0.76 per 100 000, respectively. An ascending trend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cidence from 1973 to 2013 was detected with an AAPC(95% CI) of 3.0%(1.3%-4.8%), an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with the APC (95% CI) of 4.2%(3.0%-5.5%) was observed from 1973 to 2007.
Conclusion: The ascending trend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endometrial cancer were found in the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during past 41 years.
[Key words]Endometrial neoplasms; Incidence; Mortality; Time trend analysis; Shanghai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根据2018年GLOBOCAN数据报告,全球女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占第6位,其发病人数为392 069例,标化发病率为8.40/10万;死亡病例数为89 929例,标化死亡率为1.80/10万[1]。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约为6.90万例,标化发病率为6.66/10万[2];2014年,全国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约为6.41万例,世标发病率为6.60/10万[3];而在2011年,该统计数据为5.77万例,标化发病率为6.46/10万[4];可见近些年来国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子宫内膜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是需要重点预防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分析了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和时间变化趋势,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73—2013年女性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资料来源于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疾病编码为ICD-10 C54。其中,1973—2001年的数据由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收集整理,2002—2013年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整理。上海市长宁区人口资料来自上海市长宁区公安局每年底提供的长宁区总人口数。以某年末人口数与上年末人口数的均数作为该年的平均人口数,计算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各年的平均人口数。根据人口普查年份的性别及年龄构成,采用内插和外推法估算各年龄组、各性别的平均人口数。年龄以5岁为一组,分为18组,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组;诊断年份分为8组,分别为1973—1977、1978—1982、1983—1987、1988—1992、1993—1997、1998—2002、2003—2007、2008—2013年。用病理学诊断比例(包括病理、细胞学诊断和血片)(percentage of morphology verified cases,MV%)、只有死亡医学证书比例(percentage of death certificate-only cases,DCO%)及死亡/发病比(mortality/incidence ratio,M/I)等指标评价子宫内膜癌登记数据的质量(表1)。本研究得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Y2019-195)。
1.2
分析方法
采用1960年制定的Segi’s世界标准人口[5],计算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和死亡的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世标率)。采用由美国国立研究所提供的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版本4.7.0.0)进行发病粗率及世标率的趋势分析,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以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时间趋势分析结果;存在的结点表示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的交接点,APC>0表示上升趋势,反之则表示下降趋势,若无结点则APC=AAPC。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
各个时间段的子宫内膜癌登记数据的质量指标见表1。1973—2013年女性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共805例,其中MV%为93.54%。由表1可见,在过去40余年间,该区域子宫内膜癌MV%呈波动式增加,而DCO%总体呈大幅度的下降。
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死亡统计如表2所示。在41年间,女性子宫内膜癌的粗发病率为7.50/10万,世标发病率为4.97/10万;死亡人数为148人,粗死亡率为1.38/10万,世标死亡率为0.76/10万。
2.2
子宫内膜癌的年龄别发病及死亡情况
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年龄别发病及死亡情况如图1所示。50~54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为20.3/10万;从低年龄到54岁之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而54岁之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长宁区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
2.3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时间变化趋势
对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粗率及世标率进行Joinpoint趋势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于女性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病例数较少,本研究未对其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由结果可见,子宫内膜癌发病的世标率呈上升趋势,其APC为3.0%(95% CI:1.3%~4.8%)。子宫内膜癌发病趋势存在2个差异显著的阶段,其中1973—2007年的世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APC为4.2%(95% CI:3.0%~5.5%);在2007—2013年的世标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其APC为-3.4%(95% CI:-12.3%~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发病粗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图2)。
3 讨 论
过去40余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世标发病率从2.28/10万上升到7.31/10万,其标化死亡率从1973—1977年的0.61/10万增加到2008—2013年的1.16/10万。1973—2013年,该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1973—1987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缓慢上升,从2.28/10万到2.98/10万;1988—1992年,其世标发病率缓慢降低,为2.80/10万。另外,1973—1992年,该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世标发病率均<3.0/10万;但是1993—2007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上升加速,其标化发病率从3.78/10万上升到7.31/10万。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显著,提示某些因素导致了该疾病的确诊病例数或发病统计人数增加,例如检测手段改进、疾病筛查工作普及或登记制度及统计方法改善等。全国系统性地开展女性癌症的筛查工作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2007年,上海市依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为50~70岁退休及生活困难妇女免费开展妇科及乳腺病筛查工作(简称“两病筛查”)[6]。本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长宁区的子宫内膜癌世标发病率及死亡率于2003—2007年达到峰值(7.31/10万、1.31/10万),并于2008—2013年略有下降(6.58/10万、1.16/10万),与该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一致。
从发病率来看,上海市长宁区子宫内膜癌的世标发病率为4.97/10万,世标死亡率为0.76/10万,与2003—2007年全国流行病学数据的世标发病率和死亡率(5.04/10万和0.83/10万)结果[7]较为一致,而低于2015年全国子宫内膜癌的世标发病率6.66/10万[2],2018年世界人口的世标发病率8.40/10万[1]。原因可能是该区域处在上海市区。以往研究也提示,城市居民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低于农村地区[3, 8]。由此结果提示,相对于城市女性居民,未来应该对农村子宫内膜癌投入更多的防控力量。本研究还发现,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年龄别发病率最高年龄组位于50~54,与全国及浙江地区的研究结果较为相近[3, 8];而该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粗死亡率一直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也与全国的结果[3]较为一致。
时间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长宁区子宫内膜癌的粗发病率及世标发病率在1973—201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以1973—2007年的上升趋势显著,其APC(95% CI)为4.2%(3.0%~5.5%),该结果与波兰的一项研究[9]一致,后者的APC(95% CI)(1980—1994)为3.70%(3.2%~4.2%),AAPC(95% CI)(1994—2013)为1.93%(1.6%~2.2%),表明1994年之前子宫内膜癌的年度变化较1994年之后大,上升更为明显。而英国1985—2008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分析结果也显示,45岁以上的女性在1993—2008年的AAPC约为2.60%,提示其发病率也显著增加[10]。
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均有上升趋势,原因目前尚不明确。首先,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人的期望寿命显著增高,而年龄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随着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相对风险为2~3[11]。其次,随着医疗卫生环境和水平的提升,可能使早期发现和确诊的病例数增多。再者,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增加,如内源性及外源性雌激素的暴露增多也可能引起该现象。有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癌患者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并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12],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18,高血压患者的OR为1.77,而中心性肥胖女性的OR为1.62~2.23;其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 kg/m2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OR为3.83[13]。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14]。除此之外,外源性雌激素的增加,如单独或联合使用雌激素治疗绝经,以及非甾体类抗雌激素三苯氧胺(他莫昔芬)的内分泌治疗,均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风险[11, 14]。子宫内膜癌筛查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期望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日本妇科肿瘤协会发布的指南指出,年龄在50岁以上或绝经后,且最近6个月内有异常出血症状的女性,应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15]。2015年美国癌症协会指南建议,平均风险或者高风险(包括高龄、无抵抗雌激素治疗、他莫昔芬治疗、绝经晚、不孕不育、无排卵、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女性,在围绝经期出现出血症状即需要就诊[16]。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及分析,结果显示1973—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死亡率均有升高,其中发病率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该结果提示,未来应该提高对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关注度。虽然以往对相关研究有多次报道,但是其追踪时间较短,类似这么长时间的分析报道尚且少见。本研究中的长时间趋势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揭示该区域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更加系统地观察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及死亡趋势。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是研究对象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该区域为上海市老城区或中心城市区域,该区域的数据分析结果若扩展到其他地区需要谨慎对待。
总之,本研究全面分析了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状况,为该区域内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证据支撑。同时本研究提示,在女性肿瘤的防治策略中,加强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学研究及增加对该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将提高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有助于减轻该疾病的医疗负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 2018, 68(6):394-424.
[2]孙可欣, 郑荣寿, 张思维, 等. 2015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 中国肿瘤, 2019, 28(1): 1-11.
[3]宋冰冰, 孙惠昕, 陈王洋, 等. 2014年中国子宫体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 中国肿瘤, 2018, 27(10):733-737.
[4]陈万青, 郑荣寿, 曾红梅, 等. 2011 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 中国肿瘤, 2015, 24(1):1-10.
[5]SEGI M. Cancer mortality for selected sites in 24 countries(1950-1957)[Z]. Sendai, Japan: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Tohoku University of Medicine, 1960.
[6]吴美玉, 罗洁鸣, 许 薇, 等. 黄浦区退休和生活困难妇女 “两病筛查”项目实施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908-910.
[7]魏矿荣, 陈万青, 张思维, 等. 中国部分肿瘤登记地区2003—2007年子宫内膜癌的流行概况[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6(47):445-451.
[8]费方荣, 胡如英, 钟节鸣, 等. 浙江省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 37(5):694-698.
[9]乔冬菊, 王良友, 郭颖燕, 等. 台州市2010-2016年子宫体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9, 35(4):507-510.
[10]TOMASZ B, GRZEGORZ J, KAZIMIERZ P, et 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in breast, corpus uteri, and ovarian cancers in Poland(1980-2013): An 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data in 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changes[J]. Onco Targets Ther, 2016, 9:5521-5530.
[11]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CANS AND GYNECOLOGISTS. Practice bulletin no.149: endometrial cancer [J]. Obestet Gynecol, 2015, 125(4):1006-1026.
[12]DUNCAN M, SEAGROATT V, GOLDACRE MJ, et al. Cancer of the body of the uterus: trends in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in England, 1985-2008[J]. BJOG, 2012, 119(3):333-339.
[13]ROSATO V, ZUCCHETTO A, BOSETTI C,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and endometrial cancer risk[J]. Ann Oncol, 2011, 22(4):884-889.
[14]杨 曦, 马 珂, 吴 成, 等. 子宫体癌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31(7):485-488.
[15]TAKEDA T, WONG TF, ADACHI T, et al. Guidelines for office gynecology in Japan: Japan Society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d Japan Association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2011 edition[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2, 38(4):615-631.
[16]SMITH RA, MANASSARAM-BAPTISTE D, BROOKS D, et al.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5: A review of current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s and current issues in cancer screening[J]. CA Cancer J Clin, 2015, 65(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