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BCL诊疗进展迅速 精准分层指导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

2020年11月12日~15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花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规模盛大,覆盖多学科,为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李志铭教授,为大家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因素、治疗策略、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DLBCL精准预后分层,指导后期治疗方案 

李志铭教授:DLBCL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淋巴瘤。据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李小秋教授团队统计,DLBCL患者约占淋巴瘤患者的50%。因此,在临床中确实较为常见。总体而言,DLBCL是一种浸润性的淋巴瘤,有治愈的可能。然而,由于其较强的异质性,患者会出现不同的预后。目前,DLBCL预后因素的判断,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希望通过不同的预后分层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预后较好的患者可能采用简单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治疗。预后分层模型,包括先前的IPI、年龄调整的IPI、NCCNIPI等,均经过了严格的研究和验证。

近年来随着疾病分子生物学意义的探明、基因组学的进展,患者的基因分型,可能决定了肿瘤本身的异质性及特性。对于上述患者的治疗方法,需要基于精准医学的概念逐步引导。例如目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提出了DLBCL的4分型:MCD、BN2、N1和EZB型。虽然同样为DLBCL患者,但是患者的分型不同,会开展不同的预后分层指导下的临床治疗。

R-CHOP+X疗效具有选择性,“天花板”效应难突破,个体化治疗为发展方向  

李志铭教授:R-CHOP方案是治疗DLBCL患者最常用,且临床中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案。该方案的疗效性和毒性比较适中。但是,存在部分患者,不能通过R-CHOP方案,达到完全根治,仍有30%~40%的会出现复发及耐药的问题。对于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一直处于探索阶段,R-CHOP+X的方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经历了很多靶向药物的探索。总体而言,目前联合方案的疗效超越经典的R-CHOP方案可能并不容易,联合来那度胺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一定的帮助,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例如R-CHOP方案联合BTK抑制剂伊布替尼(IR-CHOP)的PHOENIX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对于<60,或者是伴有“双表达”的患者疗效更好。另外,也有研究显示,该种联合方案,对于“双表达”的年轻女性患者疗效更佳。因此,使所有的DLBCL患者均从R-CHOP方案中获益是很困难的,可能仅有部分亚型的患者疗效尚佳。能够将不同亚型的患者进行区分,从而开展个体化的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DLBCL新进展频出,各类药物百花齐放

李志铭教授:DLBCL领域中新药的代表,包括GA101药物,另外Pola药物(CD79B抗体与MMAE偶联的ADC药物),应该是一个重磅的药物。它无论在惰性的还是浸润性的B细胞淋巴瘤中,似乎均显示出不错的效果。它可以与化疗或其它靶向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其次,具有重要进展的是CAR-T细胞免疫治疗,CAR-T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美国的FDA已经批准了两个产品应用于临床,国内CAR-T产品也即将上市。但如何更好的应用,控制好治疗中的毒性和疗效非常重要。第三,双特异性抗体,也有望成为很好的治疗药物,由于其不需要个体化的生产,为工业化生产,相对重合性更高,并且靶向性以及治疗效果应该会更好,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另外,还有小分子的靶向药物,例如BCL-2抑制剂,EZH2抑制剂,XPO1抑制剂等,均是目前DLBCL中最重要的研究进展,应该会逐渐进入临床,帮助治疗更多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技术平台的突破,更多的基因分型也逐渐被提出。DLBCL的分型也从2000年的GCB、ABC和non-GCB亚型,到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4分型:MCD、BN2、N1和EZB型。例如MCD亚型,往往为伴有MYD88和CD79B双突变的患者,该类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具有针对性的药物也正在研发,例如针对BTK的抑制剂: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等,均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应该说,对于上述患者可能在常规的治疗上联合针对性药物,应该有更好的疗效,也非常期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