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七答 听李健教授精妙阐释胃肠间质瘤热点问题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靶向治疗在胃肠间质瘤(GIST)领域的研发速度增快,GIST这一小瘤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其诊疗也引发了诸多热议。2020年11月12~15日召开的中国肿瘤学大会(CCO)期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健教授就GIST诊疗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原发胃肠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是基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原发部位,这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最大?如果是出现2个或以上的原发瘤,肿瘤大小如何计算?
李健教授: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比较明确,肯定是核分裂像,因为核分裂像可以体现肿瘤的倍增速度,从而最直观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而肿瘤大小跟肿瘤生长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肿瘤大小不是特别地重要,但毕竟肿瘤越大出现远处转移的概率就越高,因此肿瘤越大风险也就越高。
第二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双原发的GIST并不多见,因此,临床医生在看到原发部位出现两个病灶时,应该首先明确其中一个是否为转移灶,若其中一个是转移灶,则按转移性GIST处理,无需危险度分级了。若均为双原发,一般而言,小的常常是低危病灶,危险度评估就以大病灶为主,没有证据将两个病灶的直径相加。当然,若两个病灶的尺寸都不小且大小相近,则建议在评估风险度后,再将风险度上调一个级别,例如低危上调为中危,中危上调为高危。当然这种上调只是我的个人经验,目前尚无相关循证证据。
GIST是最早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实体瘤种,各大指南也推荐进行基因检测分型。目前在我国,GIST基因检测的现状如何?
李健教授:GIST是第一个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行精准治疗的实体瘤,精准治疗一定依赖于基因检测。但我国GIST患者的基因检测率总体不高,且检测率在各地区各医院间不均一,影响基因检测率的因素有:其一,基因检测需要便捷的检测条件,例如,若患者就诊医院本身可以开展基因检测,则检测率一定高。其二,基因检测需要可控的成本,现在基因检测的费用已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且已经纳入医保。其三,观念问题,现在依旧有不少医生认为,可以不用检测,直接服用伊马替尼即可。其实基因检测不光是可以对治疗疗效进行预测,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基因型判断患者的预后,不同的基因型,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预后也不一样,我认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将基因分型纳入危险度分级。比如GIST外显子11的缺失突变涉及密码子557和/或558缺失,恶性程度就比较高,而其他的点突变或者插入突变的恶性程度就没那么高。当然,现在将基因检测纳入危险度分级,尚属设想,目前还缺乏相应证据。其四,标本获取的难易程度,标本量的不足会影响分子检测的准确性,将来,希望液体活检能够在这个方面起到弥补作用。当然,液体活检也存在着局限性,尽管取材相对方便,但液体活检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当患者肿瘤负荷较小,释放出的循环肿瘤DNA(ctDNA)较少的时候,液体活检也存在困难。
阿泊替尼获FDA批准不可切除或转移性PDGFRA外显子18突变GIST成人患者的治疗,除了外显子18突变,阿泊替尼对其他突变类型是否亦有治疗潜力?
李健教授:除了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GIST,阿泊替尼对KIT外显子17突变的GIST患者也有治疗潜力。因为阿泊替尼对活化环突变的GIST有效,而活化环除了由PDGFRA外显子18编码之外,还由KIT外显子17编码。不过,由于KIT外显子17突变是继发突变,标本取材往往存在困难,使得这部分人群难以得到确认,因此既往并没有将KIT外显子17突变患者单独进行队列研究,阿泊替尼最终获批的适应证还是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未来,希望阿泊替尼在上市后开展更多新的临床试验,探索在KIT外显子17突变人群的效果,针对这类人群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目前,Voyager Ⅲ期临床研究尚未公布全部数据,尚没有KIT突变亚组的分析结果,我们非常期待该部分人群的数据结果。
Voyager Ⅲ期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
李健教授:主要原因在于,其一,阿泊替尼毕竟不是泛KIT抑制剂,其针对的是特定的优势人群。临床研究需要针对其优势人群,才能提高成功的机率;其二,阿泊替尼作为三线治疗与瑞戈非尼头对头比较并无优势,因为其优势人群正好与瑞戈非尼重叠,都包含KIT外显子 17突变人群,而且,瑞戈非尼还具备抗血管生成的效应,可以延缓肿瘤的进展速度,拉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从这个角度来讲,Voyager研究在做前期设计时就是吃亏的。Ⅰ期NAVIGATOR研究中阿泊替尼四线治疗高达22%的ORR可能给了研究人员过多的信心,导致其冒进地与瑞戈非尼头对头做三线治疗比较,如果将阿泊替尼退到四线与安慰剂进行对比,我觉得也会成功。因此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Voyager失败的结果,颇为可惜。
伊马替尼耐药后,可能会出现多个耐药突变,这种情况下,您会采取哪种治疗策略?
李健教授:在观察到伊马替尼耐药后,如果可取材到组织标本,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或者如果有条件的话,做液体活检,相比较而言,液体活检更容易检测到多个突变类型。如果继发KIT外显子13突变,则可选用舒尼替尼;若是外显子13突变合并外显子17突变,则仅使用舒尼替尼已然不够,此时,需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采取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交替使用,治疗之后还需要进行液体活检,观察靶基因是否已得到抑制。
目前,瑞派替尼已在FDA获批,但中国尚未上市,在现阶段的中国临床中,三线治疗后耐药的患者面临怎样的困境?有哪些应对措施?
李健教授:随着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进入医保,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三线治疗。随着三线治疗需求量的增大,后续的治疗,即四线治疗的需求量亦会增大。瑞派替尼四线治疗的研究数据非常好,填补了四线治疗的空白,该药很有潜力往更前线推进。
后线治疗面临基因突变的复杂性,越是后线治疗,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就会越复杂,因此用药前需要做更为精准的基因检测,观察是否出现了新的基因突变或下游通路的激活,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如果药物可及,可以选用瑞派替尼。如果瑞派替尼不可及,则根据基因突变的类型采用不同药物的组合。如果是下游通路如AKT/mTOR活化,可以尝试mTOR抑制剂。药物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可请外科会诊,进行减瘤手术,再尝试药物治疗,尽量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
对于GIST的未来研究,您认为会有哪些方向?或尚需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
李健教授:GIST未来的治疗方向主要包括,其一,GIST药物的研发重点,还是应该集中在KIT突变上,除了瑞派替尼,现在已有泛KIT抑制剂AZD3229的新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探索,力争解决KIT继发耐药突变的问题;其二,精准检测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提升,这将对精准治疗带来巨大的指导价值;其三,当前正热的免疫治疗在GIST的结果都不好,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突破点,比如PDGFRA突变人群的免疫微环境就优于其他人群,因此我们希望能找到可以改善GIST免疫微环境的药物,以便将来联合免疫治疗,实现治疗突破,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