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兵教授:消化道肿瘤,防治有道!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超过100万例。消化道肿瘤如果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以大大提升。在本次中国肿瘤学大会(CCO)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接受媒体采访,就消化道肿瘤的防治问题进行了探讨。
医脉通:消化道肿瘤的防治任重而道远,请您谈谈您对消化道肿瘤防治的体会。
陈小兵教授:消化道肿瘤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具中国特色。过去我们曾经认为下消化道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东西方差异不大。但最近几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带领团队对中国和欧美结直肠癌的特征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发现东西方结直肠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比较经典的就是上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以及胃食管结合部癌等。
消化道肿瘤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病理类型不同。中国食管癌人群中90%以上为食管鳞癌,而欧美国家绝大多数是腺癌。
第二,病因不同。中国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绝大多数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以及嗜好烟酒等,这些是导致我们国家上消化道肿瘤高发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肝癌患者大多数源于乙肝感染,而在欧美国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酒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发生肝癌的三大重要危险因素。
第三,治疗的可及性不同。国内新药审批、研发和批准上市的时间相对较长,新药的可及性与西方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新药快速上市,鼓励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频繁更新医保目录,最大限度解决病人药物可及性的问题。
第四,患者和家属的科学素养还有提升的空间。近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突破了10%,而这仅相当于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水平,相当于本世纪初日本的水平,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科普,尤其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提高大众健康认知和健康水平。同时还要面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科普,这种科普我们称为“患教”,提高患者对诊疗的依从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治疗疗效,最终让患者获益。
总而言之,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消化道肿瘤的防治需要我们整合基础与临床、精准与转化、规范与个体,同时也需要整合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全社会共同的力量。
医脉通:您认为肿瘤科普患教工作应该如何开展?请您分享一下您的经验。
陈小兵教授:我们常说科普很难,医学科普更难,要想做好医学科普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科普的对象是人,生命是人最重要的需求。在面对肿瘤这种相对难治的疾病时,医患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一种信息的鸿沟。我们需要打破这种认知的门槛,以更丰富的手段把专业内容转变成普通大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的知识。
我们把科普分成两个层次,一方面是面向大众的科普,包括不幸罹患癌症的患者及其家属。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普疾病时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我们应该把科普的重心放在如何让患者有效地接受医生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人文化的诊疗,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要告知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毒副作用、预后及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客观的毒副作用医务人员可以发现,但是主观的副作用,如乏力、失眠、恶心、厌食等需要患者和家属及时汇报,以便医生及时处理,医患携手才能共抗癌症。
另一方面,我们的一线医生需要接受来自顶级专家的科普,即面向同行的科普。因为现在专业越来越细化,尤其是肿瘤学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本次CCO会议的主会场,我们看到来自肿瘤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学者精彩的报告。既有肺癌也有鼻咽癌,既有代谢也有病毒,既有外科也有内科以及放疗科,我个人理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想这就是一场非常重要的面向我们医务人员的科普,我本人也是受益匪浅。
关于如何做好科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量体裁衣,精准施策,同时采取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把健康科普的内容传递给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