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朝南教授谈肿瘤微环境和抗转移新药研发
Q1: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契机及主要工作内容?
钱朝南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于2019年成立,是一个较新的专委会,截至目前已有1500余名成员。当前肿瘤微环境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涵盖肿瘤学基础研究、转化研究、肿瘤预防、肿瘤治疗、患者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由此产生的交叉学科特别多,因此专委会应运而生。
在本次CCO大会上,专委会的两位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凯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木圣教授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此外李凯教授团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晓春教授团队还荣获2020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因此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是近期新成立的专委会中较为活跃的专委会之一。
提及专委会的主要工作,可谓任重道远。目前我国肿瘤的早诊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差,要改变当前的诊疗现状,专委会需勇挑重担、奋发有为,因此责任重大、担当重多。后续希望各界予以专委会更多的支持,不但在学术发展上支持我们,对于专委会的年轻一代也给予更多的发展机会。
Q2:您在本次大会上分享了“抗转移新药研发的阶段性成果”的主题报告,能否请您谈谈抗肿瘤转移新药研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钱朝南教授:肿瘤转移机制及抗转移新药的研发已成为2018年我国颁布的60个重大科学技术难题之一,因此这是国家的需求。事实上,目前临床中鲜有抗肿瘤转移的药物得以应用,迄今临床上应用的抗癌药物已超过两百余种,其中绝大部分药物以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来缩小肿瘤,一部分药物通过调节调动人体免疫机能而杀灭肿瘤,另一部分则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等。而关于抗肿瘤转移的药物几乎没有,因此关于抗肿瘤转移药物的研发势在必行,目前我们专委会相关课题组正在进行研究,已取得些许进展。
尽管初果乍现,但这一领域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第一没有成熟的药物可用,第二没有成熟的治疗的方案可寻,第三相关的治疗经验不多,因而非常值得大家共同去探索。面对现有情况,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非常重要,博采众长,从各个方面为征服肿瘤转移贡献的力量。
Q3: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相当火热,您认为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有哪些相关性?
钱朝南教授:免疫治疗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之一。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免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免疫抑制、促进免疫功能正常化均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肿瘤微环境作为未来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一定会引起更多的重视。但由于肿瘤微环境成分复杂、功能繁多,所以对于以肿瘤微环境作为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起为之奋斗。
Q4:专委会在推动癌症早筛,提高早诊率方面又开展了哪些相关工作呢?
钱朝南教授:目前我国癌症的早诊率较低,提高早诊率其实也就能提高治愈率。未来我国会有很多先进的治疗手段,包括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正在建设的质子放疗系统,其可使射线能量对肿瘤局部的聚焦达到更高的水平,使周围正常组织得到更好的保护。但这一先进技术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如患者的肿瘤细胞已全身播散,则很难发挥用武之地。因此提高早诊率不但能够提高治愈率,还能够降低治疗费用,且新的治疗手段也能够得以施展其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癌症患者早诊率为15%~20%,Ⅰ期患者较少。专委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推动以居家防癌筛查方式,通过自取样技术初筛癌症,以促使肿瘤高危人群进入常规的癌症检查。但这一工作尤为艰难,尽管我们已思考多年,但迄今仍未实现,希望这一举措在将来得以发展和实现。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提高广东省乃至全国癌症的早诊率、治疗愈,同时也希望有更多能人志士一起加入我们,共同为抗肿瘤事业努力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