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院士讲大数据和液体活检,最新研究热点全get√

1.jpg

2020年11月12-15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花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集结20余位院士、2000余位顶尖肿瘤学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学领域精英,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主题,共享学术盛宴,共沐智慧蓝海,共谱抗癌华章。会议期间,医脉通邀请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和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分别就肿瘤大数据和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1.

肿瘤大数据应用的机遇和挑战

2.jpg

中国是人口大国,肿瘤患者规模位于全世界之首,包括肿瘤研究资源在内的疾病数据资源非常丰富。肿瘤大数据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沈洪兵院士表示,由于临床诊疗是医疗大数据的重要数据来源,其目前的信息化水平、数据质量,对医疗大数据应用产生了许多挑战。其次,如何打破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壁垒,建立数据共享流通机制,整合相关资源,真正建立多维度的大数据平台,这是我们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此外,如何在分享数据的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安全等问题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尽管大数据方法研究仍存在诸多挑战,其也为肿瘤学研究提供了机遇。沈洪兵院士表示,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信息获取技术不断更新,包括临床诊疗数据,可穿戴设备或便携式临床设备,健康APP,远程医疗等数据资源非常丰富。此外,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组学大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

 

2.

液体活检“正当年”

3.jpg

于金明院士表示,目前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主要有三种方法:肿瘤组织活检、液体活检以及分子影像。

由于肿瘤的异质性较强,不同个体的肿瘤、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肿瘤、同一部位的不同亚克隆组织、同一亚克隆的不同细胞,其中的遗传信息都可能不尽相同。传统的组织活检,是取病变组织的一部分进行检测,因而存在局限性。

液体活检是指利用人体体液作为标本来源检测获取肿瘤相关信息的技术,可有效实现精准的肿瘤辅助诊断、实时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液体活检相比于传统侵入式组织活检具有依从性佳、标本易获取、特异性好等优势;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肿瘤异质性。但同时,如果血液中肿瘤组织含量极微,那么应用液体活检就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分子影像是指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医学影像学方法来实现显示活体内细胞、分子或者基因水平的生物学、病理学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疾病早期定量与定性诊断相关研究的前沿学科。分子影像在癌症药物的开发以及生物标志物探索、患者选择等方面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并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体来说,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千秋,液体活检是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已凸显巨大潜力,期待通过对液体活检的深入研究,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