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多种B细胞淋巴瘤 疗效显著 安全性良好

泽布替尼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中单药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瘤细胞淋巴瘤(CLL/SLL)、套细胞淋巴瘤(MC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边缘区淋巴瘤(MZL)等多种B细胞淋巴瘤中均显示出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由于脱靶效应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20年12月5日~8日,第62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将首次以线上形式召开。【肿瘤资讯】在追踪报道本次ASH热点研究的同时,特别关注了泽布替尼在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重磅研究进展。本文对部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邀请许彭鹏教授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1-1.png

研究1:泽布替尼用于伊布替尼/阿卡替尼不能耐受B细胞淋巴瘤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提高缓解深度

专题:623,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边缘区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等惰性B细胞淋巴瘤临床研究

时间:2020年12月7日,周一,7:00AM-3:30PM

摘要号:2947(壁报)

研究内容简介:一项评价不能耐受伊布替尼/阿卡替尼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泽布替尼160mg bid或320mg qd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单臂、多中心 2期研究BGB-3111-215(NCT04116437)正在进行,截至2020年6月1日,共入组17例不能耐受伊布替尼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中位年龄70,中位泽布替尼暴露事件3.02个月。既往发生的31个BTK抑制剂相关不能耐受的不良事件(AEs),30个(96.8%)未再发生,1例既往房颤AE由3级降至2级,持续事件由14天缩至3天。2例(11.8%)患者发生≥3级AEs,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晕厥。无导致剂量调整或中断治疗AE发生。10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获得疾病稳定以上缓解,60%患者服用泽布替尼后缓解深度加深。

 

 

专家评述:

CLL/SLL目前尚不可治愈,对于新诊断CLL/SLL患者需评估有无治疗指征,有治疗指征患者需根据年龄、合并症、体能状态、分子生物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体能状态不佳或伴高危分子生物学标志的患者,国内外指南一线推荐使用BTK抑制剂,且需长期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选择性更高,不良反应相对更少。BGB-3111-215研究显示对于伊布替尼/阿卡替尼不能耐受的CLL/SLL患者,更换泽布替尼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且不良反应级别也下降,不良事件的持续时间缩短,耐受性良好;同时,疗效进一步提升。总之,基于目前数据,泽布替尼可能会成为那些不能耐受伊布替尼治疗的患者的治疗选择。

研究2:泽布替尼单药用于伴17p-CLL/SLL患者一线治疗,ORR高达94.5%

专题:62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除外移植

时间:2020年12月5日,周六,7:00AM-3:30PM

摘要号:1306(壁报)

研究内容简介:全球多中心、开发标签3期研究SEQUOIA(NCT03336333)研究C组入组未治疗伴17p-CLL/SLL符合治疗指征年龄≥65岁或不适合FCR方案化疗患者。截至2020年4月15日,共入组109例患者,中位随访18.2个月,最佳ORR高达94.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反应持续时间(DoR)和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3种或5种以上不同染色体异常(复杂染色体核型)比例分别为37.2%和26.7%,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ORR与PFS与不伴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相当。18个月预估PFS率和OS率分别为88.6%和95.1%。泽布替尼耐受性良好,仅4例(3.7%)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停药。

 

 

专家评述:

CLL/SLL多老年起病,多数患者由于合并症多,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且传统免疫化疗不能克服17p-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指南推荐优选BTK抑制剂一线治疗。SEQUOIA研究C组研究显示单药泽布替尼治疗初治伴17p-高危CLL/SLL患者,ORR高达94.5%,且可克服复杂染色体核型这一不良预后。同时,由于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发生率低,长期服用耐受性良好。

研究3:3项荟萃研究--前线泽布替尼单药治疗CLL/SLL可提高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

专题:62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除外移植

时间:2020年12月6日,周日,7:00AM-3:30PM

摘要号:2229(壁报)

研究内容简介:两项1期研究(中国,NCT02343120、NCT03189524)和一项2期研究(NCT03206918),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9.2个月、21.1个月和15.1个月的3项研究共计入组19例初治、93例既往一线治疗和99例既往≥2线治疗CLL/SLL患者。加权平衡后,19例初治患者和31例复发/难治性(R/R)患者分别中位随访31.3个月和20.9个月,初治组患者总反应率(ORR,100% vs 92.1%,P<0.001)和完全反应率(CRR,21.05% vs 6.7%,P=0.09)均高于R/R组。初治组的PFS优于R/R组(P=0.13,HR 0.33,95%CI:0.10-1.09),两组24个月的PFS率分别为100%和79.1%。

既往1线治疗和≥2线治疗患者分别为77例和85例,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7.1个月和15.8个月。既往1线治疗组患者ORR明显高于≥2线治疗组患者(97.0% vs 88.3%,P=0.05),PFS明显长于≥2线治疗组患者(P<0.001,HR0.15,95%CI:0.05~0.45),两组24个月的PFS率分别为94.6%和75.3%。

 

 

专家评述:

CLL/SLL目前尚不可治愈,治疗目标在于延长PFS、提高生活质量。三项研究荟萃分析显示尽早使用(一线和二线)泽布替尼可提高缓解率,延长PFS。该研究为后续临床决策的制定再添循证医学证据。

研究4:泽布替尼单药用于接受过CD20单抗治疗的R/R MZL患者,ORR高达60%

专题:623,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边缘区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等惰性B细胞淋巴瘤临床研究

时间:2020年12月6日,周日,10:15 AM

摘要号:339(口头报告)

研究内容简介:MAGNOLIA(BGB-3111-214)2期多中心、单臂研究共入组70例既往接受过一种或多种含CD20单抗治疗的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R/R MZL),接受泽布替尼160mg bid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患者中位年龄70,28%患者≥75,38%诊断结外粘膜相关边缘区淋巴瘤,38%诊断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18%诊断脾边缘区淋巴瘤,6%亚型未知。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二线。中位随访6.8个月,67例可进行疗效评估,研究者评估的总反应率(ORR)为60%,完全缓解(CR)率15%,部分缓解(PR)率45%,疾病稳定(SD)率27%。结外粘膜相关边缘区淋巴瘤、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脾边缘区淋巴瘤和亚型未知患者的ORR分别为58%、64%、58%和50%,CR率分别为23%、12%、0%和5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未达到。

 

 

专家评述:

MZL目前尚不可治愈,复发/难治性患者治疗手段有限,特别是CD20单抗治疗后复发/难治患者,可选方案包括:苯达莫司汀联合二代CD20单抗、来那度胺联合CD20单抗、BTK抑制剂伊布替尼、PI3K抑制剂等。在即将到来的2020ASH会议上,2期多中心研究BGB-3111-214研究显示,泽布替尼单药治疗MZL,ORR可高达60%,部分患者可达CR,为R/R MZL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安全性良好,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房颤发生率仅1.5%。无严重出血、严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溶解综合征报道。

研究5:泽布替尼单药治疗R/R WM,安全高效,MMR高达69.8%

专题:623,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边缘区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等惰性B细胞淋巴瘤临床研究

时间:2020年12月7日,周一,7:00AM-3:30PM

摘要号:2940(壁报)

研究内容简介:BGB-3111-210 单臂、多中心、2期研究共入组44例复发/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R/R WM)患者,接受泽布替尼160mg bid单药治疗。中位随访18.58个月,43例可评估患者中,研究者评估的主要反应率(MMR,≥PR)高达69.8%,≥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高达32.6%。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房颤和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

 

 

专家评述:

WM是一种惰性B细胞肿瘤,以淋巴浆细胞骨髓浸润、单克隆IgM血症为特征。既往INNOVATE研究显示,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与单药利妥昔单抗相比可显著改善WM患者的疗效。但房颤、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泽布替尼是新一代BTK抑制剂,具有更好的BTK选择性,脱靶效应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首个BTK抑制剂间的“头对头”研究(ASPEN研究)显示泽布替尼组的VGPR率较高。BGB-3111-210研究显示,泽布替尼单药用于R/R WM治疗,MMR高达69.8%,且安全性良好,与ASPEN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泽布替尼对MYD88野生型患者亦有效,是R/R WM患者的又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