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伟教授:如何做好腹腔镜手术?一个字:练!

2020年11月12-15日,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可谓大咖云集,亮点纷呈。在11月14日下午的名家外科专场,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志伟教授做客医学界“名医功夫茶”2020CCO特别现场,给十万肿瘤医者递招。

周志伟教授与现场主持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舟桥医生畅谈了如下内容:

1. 胃癌领域开放性手术与腔镜手术应用现状
2. 胃癌接受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的远期结局临床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
3. 老年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更有优势
4. 腹腔镜远端胃切除可能会提高胰瘘风险,如何降低风险
5. 开放性手术与腔镜手术该如何“磨合”

1.jpg

主持人:首先能否请您谈谈在胃癌领域开放性手术与腔镜手术应用现状如何?

 

周志伟教授:这个话题在胃肠外科界谈论地特别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是开放手术,十年前开始都是腔镜手术,到了四五年前在中国慢慢开始开展机器人手术,在过去三十年胃肠外科发展还是很快的。胃肠外科本来发展是很沉闷的,但是由于微创技术的出现,也要求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主持人: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由您参与的胃癌接受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的远期结局临床试验结果如何?此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何意义?

 

周志伟教授:任何一个技术的出现,首先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另外肿瘤医生最担心的就是手术的根治性,能不能达到开放手术的根治程度。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学依据,在八九年前日韩的一些研究显示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的根治性可以得到保证。但我国早期胃癌比例较低,较大中心早期胃癌比例也仅有25%-30%,因此我们更重要的是了解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

 

任何一个新的技术都有他的学习曲线,作为外科医生,要把患者的利益摆在首位,必须要有规范的学习过程。对于全胃的腹腔镜手术来讲,早期患者的初步研究结果证实安全性可行,但对于食管胃结合部(II、III型)进展期胃癌腹腔镜适不适合仍需要探讨。我的预测安全性应该还是可以的,但最关键还是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贸然前进。在大的中心先行,再一步一步推广,不可操之过急。

2.jpg

主持人:在临床中开放性手术与腔镜手术如何选择?有哪些考虑点?有研究显示老年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更有优势,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周志伟教授:实际上现在中国人预期寿命都很长,高龄不是禁忌,我们有一位100岁的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术后也顺利出院。腹腔镜手术毕竟创伤相对小一些,高龄患者术后恢复还是相对快一点,相对来讲创伤小一些。

 

主持人:您的另一项研究提示:腹腔镜远端胃切除可能会提高胰瘘风险。如何降低风险,您团队做出了哪些技术革新?能否请您谈谈您的临床实践经验?

 

周志伟教授:不单单是胰瘘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讲十二指肠残端瘘、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都会大一些,但是,如果真的掌握了这项技术,一般来讲差别不大。要掌握好适应证,若肿瘤侵犯胰腺、幽门下淋巴结或者幽门梗阻导致胃壁水肿等情况出现,腹腔镜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还是会相对增加。

 

主持人:未来,在胃癌领域,开放性手术与腔镜手术该如何“磨合”,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周志伟教授:实际上就两个字,训练!我当年也是从模拟器到动物实验,再到人。关键是要训练,因为腔镜下持针、缝合、打结和开放都是不一样的。就是一个字,练,练好了再做!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