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远程 让放疗更为可及

听君一席话,胜从十年医。精释妙解,醍醐灌顶,名医功夫茶,给百万医者递招!更多精彩请关注“2020CCO会议最前线”专区。

 

 

 

2020年11月12-15日,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大咖云集,亮点纷呈。在11月14上午的主旨报告专场,我们邀请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明教授做客医学界“名医功夫茶”2020CCO特别现场,给十万肿瘤医者递招。

 

陈明教授与现场主持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舟桥医生畅谈了如下内容:

 

1.在放疗发展历程中,最记忆犹新的内容是什么?

2.随着远程医疗的发展,对放疗可及性的问题会带来哪些影响?

3.放疗远程医疗的整体运营,有哪些挑战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4.如何看待放疗人才培养的短板?

5.对于放疗界的基层医生和年轻医生,应该如何利用好远程放疗这把“利器”?

 

1-1.png

 

主持人:在放疗发展历程中,最记忆犹新的内容是什么?

 

陈明教授:我们中国的放疗事业起步于30年代,但是,大多数的放疗科是改革开放之后成立。尽管改革开放之后,使得我们有更多的资源促使放疗科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足。衡量一个国家放射治疗可及性的指标是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直线加速器数量,我国的该指标是1.5台/百万人口,世界卫生组织(WHO)最低标准是2~4台/百万人口,美国的数据是12.4台/百万人口,欧洲的数据是5~8台/百万人口。可见,我国放射治疗的发展之路,征途漫漫。

 

我国放疗可及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加速器的不能满足,因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和经济实力已经可以满足加速器数量的供给,所以,深层次的原因是放射治疗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体系不完善,放疗医生,尤其是放射物理师严重缺乏,人才的缺乏不足以支撑大量设备的投入。

 

主持人:随着远程医疗的发展,对放疗可及性的问题会带来哪些影响?

 

陈明教授:近年来,我所在的团队就是在开展远程医疗的工作,以推动放疗可及性的发展。部分基层医院、民营医院购买了较好的放疗设备,但是,由于病患相对缺乏,因此,在放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又存在着设备闲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层医院采取线下邀请一线专家、教授会诊,但是,这种会诊效率很低。因此,我们着力于探索线上会诊模式,以方便、快捷的解决患者问题。

 

放射治疗依赖于影像信息,适合进行远程诊疗。我们团队先建立了远程医疗的大数据库,让机器进行学习,实现靶区的自动勾画和治疗计划的自动设计。然后,将其放置于线上平台,如此,极大地提高了专家的工作效率。过去服务1个患者的时间,现在通过远程医疗可以服务8个患者,效率提高了8倍,实现了专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我们放疗的远程医疗项目组,拥有产、学、研多方力量,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png

 

主持人:放疗远程医疗的整体运营,有哪些挑战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陈明教授:在整体运营时,技术的瓶颈容易突破,最难的是做人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其一,通过大量的科普,将基层医院的需求展示给社会,让放疗专业以外的人接受远程医疗模式;其二,让政府认可该种医疗行为,理顺价格体系,把项目的收费纳入医保;其三,推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其四,探索孤立放疗中心。这些工作还有诸多的瓶颈尚待突破,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努力。

 

主持人:如何看待放疗人才培养的短板?

 

陈明教授:放射治疗是一个交叉学科,既需要临床肿瘤学的基础,又需要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诸多大学本科并不开设本门课程,所以,我们亦在呼吁大学在本科阶段就开设上述课程,哪怕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随后,在研究生培养,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对整个体系进行完善。

 

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部门将放射肿瘤学从肿瘤学中单独列出,其后,将导致整个培养体系发生改变。不过,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撑体系中,放射物理师这个行业并未单列,使得物理师晋升职称较为麻烦,因此,我们亦呼吁早日建立放射物理师的职称系列。

 

1-3.png

 

主持人:对于放疗届的基层医生和年轻医生,在远程医疗上有哪些建议?

 

陈明教授:放射治疗是癌症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手段一定是综合治疗的有机组成部分。放射肿瘤,要与外科、肿瘤治疗药物、影像、介入等等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肿瘤的治疗赢在整合,整合的理念在肿瘤治疗中非常重要。此外,我们希望放疗之外的兄弟学科,能够一起携手,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每一种诊疗手段,在最恰当的时机用在最恰当的人身上。每种治疗手段不存在孰优孰劣,关键点在于应用的时机、对象、顺序、方式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