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饮食和睡眠,患癌的第一夫人还教会我们什么?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染上新冠肺炎,大家都非常好奇他用了什么方案,其实从古至今,“皇家”、“秘方”、”贡品“这样的词语也总是充满神秘色彩,仿佛只要是国家领导人用的东西,就一定是最好的。
那么第一夫人患上乳腺癌会怎么治疗?她们会切除乳房吗?她们真的有什么秘诀吗?
第一夫人究竟为何患癌?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位抗癌年限超长的“第一夫人”分别是贝蒂·福特、南希·里根和宋美龄,我们对这三位伟大的女性心存敬佩,但也很好奇,作为第一夫人,她们的生活条件非比常人,为何也会患癌呢?
根据研究,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初潮年龄降低、初次怀孕年龄晚、怀孕次数减少、母乳喂养时间较短或没有,以及家族基因遗传、吸烟、肥胖、饮酒、缺乏运动等等。
我们查阅第一夫人们的生育史,发现第一夫人们均存在一个共同的危险因素:晚育(贝蒂、南希均为30岁以后生育)或未育(宋美龄),这也许是一个重要的导火索。
作为公众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大众关注,压力可想而知。
根据史料记载,贝蒂·福特自1974年接受乳腺癌切除术后,公开承认自己从14岁起就开始吸烟,而她后来创办的戒毒戒酒中心也造福了很多人。
宋美龄出生于一个高癌家族。父亲宋嘉树死于胃癌,享年52岁;母亲倪桂珍死于癌症,享年62岁;大姐宋霭龄死于癌症,享年88岁;两位弟弟宋子安、宋子良分别死于脑溢血和癌症。因此宋美龄患癌,也许是一场躲不过的劫难
那么第一夫人们又是怎样对抗乳腺癌的呢?
果敢的女性,和乳房诀别
从确诊年龄来看,三位夫人确诊年龄都大于55,虽然目前的史料中无法找到她们具体的病理信息,但因为第一夫人具有良好的定期体检习惯,我们大胆推测三位夫人的乳腺癌极有可能均为早期乳腺癌。
手术是乳腺癌治疗中很重要的方式,在刚刚过去的《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中,我们平台上参与调查的乳腺癌患者,有95.95%的患者经历了手术治疗,可见手术在目前社会中被广泛接纳,而在那个相对封建的年代,三位夫人选择乳房切除术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作为第一夫人,她们在患癌后大方地向大众公布自己的病情及手术,我们从她们身上也看到共同的、很令人敬佩的性格特点——果敢、韧劲。
长生存有什么秘诀吗?
相信很多患者都读过关于宋美龄抗癌的故事,很多文章提到宋美龄很注重饮食,“每日三餐以清淡为主,日日不离果蔬,极少吃动物肉类。坚持天天按摩,不仅自学了一些按摩知识,给自己按摩穴位,还配备了专业的按摩师。”
但是这些真的是宋美龄长寿的秘诀吗?我们从另一段对她的描述中仿佛找到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宋美龄保持规律的作息,晚上11点左右就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上9点后起床,所以宋美龄的睡眠一直很好。即便宋美龄尊为“第一夫人”,但她的心态却比常人更容易拿得起放得下。无论是钱还是权,她都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1】
对于多数乳腺癌患者而言,睡眠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拿得起放得下的超然心态更是难以做到,但是为什么宋美龄可以做得到?是因为她有什么过人的品格吗?
我们惊讶的发现,除了两位美国总统夫人是基督徒以外,据记载,宋美龄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读《圣经》和祈祷是她的必修课。在纽约,在她身边呆久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宋美龄最喜爱的生活就是灵修。[2] 每天读圣经,每周做礼拜。信仰是她生活的重心和她Timeless精神寄托。
喜乐的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本人好奇的翻阅了一下《圣经》,发现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喜乐的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不禁感受到宋美龄面对众多亲人患癌离世,还依然能静下心读书,她身上那股平静安稳是源于她灵里的平和,这种力量令人惊叹。
而现代护理学鼻祖南丁格尔在《护理札记》中提到,全人护理是护理法则的中心,其中包括满足患者的灵性需求,究竟什么是灵性的需求呢?
我们常常描述一个人拥有“美丽的心灵”,或者我们常常描述一个人“灵巧”,但是具体到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灵性需求又是什么?
目前对于灵性需求最广泛的概念为:灵性需求指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的个人寻找人生意义、 目标和价值观的需求及期望,这种需求可以与宗教相关,但即使无宗教信仰或者非宗教群体的个人也具有赋予生命意义和目标的信念。[3]
记得在我们之前的患者故事中,有一位同样是长生存的患友提到她患癌后的心态,她说,我想活到孩子结婚,所以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她,果然等到了孩子结婚,后来她又给自己一个目标,活到孙子出生,就这样一个一个目标,让她挺过一个又一个年头。
原来,当我们寻找到人生的意义或者目标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将会充满力量,支撑我们走到下一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