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武器近在眼前?新研究发现一部分人眼角膜对新冠病毒有抵抗力
今天已经是2020年11月5日了,再过一个多月,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就持续一年了。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4800万例。然而,全球科学家还没能完全了解新冠病毒的遗传机制。
目前已知新冠病毒的主要遗传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以及接触被感染物体表面后,病毒通过口鼻进入感染人体。
虽然,世界上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少量通过眼睛感染病毒的案例,但对于这一遗传途径仍存在很多未确定之处。
然而,一项新的证据表明,至少有一部分人的眼睛可能对新冠病毒有抵抗力,即使它们对其他种类的病毒敏感。
北京时间11月4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这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人眼角膜对寨卡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易感,但似乎对新冠病毒有抵抗力。但他们强调这项发现只是初步的。
该研究第一作者、分子微生物学家Jonathan Miner说:“我们的发现并不能证明所有人的角膜都对新冠病毒具有抵抗力。但我们测试的每一个供体角膜都具有这种抵抗力。目前仍有可能有一部分人有角膜支持病毒生长,但我们研究的角膜中没有一个存在这种情况。”
已知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其他病毒,可以在人角膜中有效复制。而且,HSV-1角膜感染是角膜损伤和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但是,调节人角膜感染的免疫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有研究表明,寨卡病毒(ZIKV)也会引发眼部炎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25名人类捐赠者的角膜组织和小鼠角膜,并将它们暴露于三种不同的病毒中,分别是:ZIKV、HSV-1和新冠病毒。在被测试的人角膜外植体中,也包含一些结膜组织。
测试结果显示,ZIKV感染人角膜上皮,但不能在人角膜外植体中有效复制;ZIKV可以通过小鼠角膜移植遗传。
HSV-1在所有受感染的人类供体样品中,均显示复制不断增强,到感染后72小时的时候,病毒载量大约高出10倍。
研究人员测试了新冠病毒的临床分离株在人角膜组织中复制情况。他们在7个孤立的供体样品中通过qRT-PCR没有检测到病毒复制的证据。通过噬斑测定也获得了相同的阴性结果。
该研究通讯作者、眼科教授Rajendra S. Apte说:“我们知道,角膜和结膜都存在新冠病毒的受体,但在我们的研究中,病毒并没有在角膜中复制。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新冠病毒似乎不能穿透角膜。”
至于人角膜和结膜如何能够抵抗新冠病毒,该研究团队还不能完全确定。已知一种潜在的眼部病毒分子抑制剂——III型干扰素λ(IFNλR1)可以限制HSV-1和ZIKV在人角膜中的病毒生长,但阻断该蛋白似乎并不能增强新冠病毒的复制能力。
由于没有更多的研究,研究人员目前的猜测是,人类角膜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很可能受到一种独特的抗病毒途径调控,但对于这一机制完全是未知的。
研究团队表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尽管这项研究为我们了解新冠病毒带来了一些新的角度,但我们目前对新冠病毒的防范措施没有改变,且仍然不能松懈,尤其是卫生专业人员不应该放弃佩戴护目镜。
Miner说:“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我们可能会发现,在一般人群中,护目镜并不是防止感染的必要条件,但我们的研究真的只是个开始。”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0.10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