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路上 亲情和坚持是战胜肠癌的强效药

生活就像一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苦是甜,只有真正品尝过人生的人方知其中滋味。

 

突然被宣告死刑的肠癌晚期病人

 

七月,正值安徽的盛夏,深浅不一的墨色层层渲染,浓淡相异的线条勾勒万水千山的静谧,静立在江淮水岸,这座城市像一幅半卷半舒的水墨画。

 

已退休20余年的高女士最喜欢的便是遍寻高山美景,充实的退休时光永远在旅途的路上,然而厄运也总是潜伏在山峦处准备结束这份安谧。

 

2016年7月这个夏天,高女士刚刚结束南非的旅途,30多个小时旅途的辛劳让她疲惫至极,再加之有些腹痛便秘,高女士便在丈夫的陪同下前往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CT和肠镜检查。

 

医院是高女士习以为常的地方,2008年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做过妇科手术和子宫切除术,高女士并没有腹痛放在心上,“当时就觉得是妇科手术导致的肠粘连,当时医生检查时也是这样说的”。谁知,这次不起眼的检查如同一颗炸弹点燃了这个家庭,肠镜检查结果是——肠癌晚期,全身转移。

 

“消瘦,便血,便秘,什么症状都没有,一切都很正常,结果做CT的时候就查出我已经全身转移了,肝、肺、纵隔、淋巴、后腹膜都有癌细胞。”虽然丈夫和女儿想瞒着她,但她心里早有了准备,丈夫最终向她“摊了牌”,知道结果的高女士连续失眠了几天。

 

然而更大的噩耗还在后面,医生告诉一家人“最多有一年左右的生存期”,高女士的一生被宣判了“死刑”。

 

“我就把家里的事情都做了交代与安排,那几天瘦了几斤,反正死亡迟早要来临,我不过就是早一点,在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不一样而已”,高女士的脸上带着病人少有的坦然。

 

但清华大学毕业的女儿却不打算坐以待毙,“母亲给了我生命,我做不到放弃母亲的生命”,最终高女士的女儿辞去了工作,陪母亲走上了寻找治疗方案之路。

 

危机中的转机,新型疗法的中国首例

 

在决心治疗后,高女士暂时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化疗采用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所幸高女士对药物反应良好,服用了两周脖子的淋巴结就缩小消失了。

 

高女士的女儿找遍了全国前十的所有肠癌方面的专家,包括她在新加坡国立医学院的同学,“我的片子这些资料寄过去以后,她同学都讲专家认为我没有救了。”

 

天无绝人之路,高女士女儿的上司在搜狐工作的时候,有幸采访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沈琳教授,女儿带着高女士抱着放手一搏的心态从安徽转战北京,“也是机缘巧合,女儿把能想的办法都试了,哪怕有一丝希望她都去问都去试试。”

 

沈教授的看法却和安徽的医生有所不同,“她觉得我的病还没有那么严重,虽然全身转移确实是晚期,但是她说我当时的身体状况还是不错的,建议我试一下FOLFOX 6大剂量化疗方案,大概化疗6-7次后控制了癌细胞再手术,她问我愿不愿意,我就同意了。”

 

2016年8月13号开始,高女士按照沈教授的疗法采取FOLFOX 6(三种化疗药联合爱必妥)方案开始12次化疗,这个强力方案虽然在欧洲已经有过治疗实践,但在中国还是首例。

 

“我带着这个治疗方案回了安徽,安徽当地的医生却不愿意给我使用,最后还是说服了医院的熟人才给我用药的”。幸运的是,高女士对强力方案反应很好,“正好我的(RAS)野生型符合用药要求,很多医生觉得我的治疗效果很神奇,其实可以理解啊,关键还是沈琳的下药下的比较重。从后来做手术的情况来看,肠道还没有穿孔,虽然转移快但并没有出现周围的器官转移,是通过血液转移到其他部位的,还比较好控制。”

 

经历了6次大剂量的化疗后高女士各项指标平稳,“我们又去咨询了沈教授,她说只要顺利的过了这一关,你后面的路就会很长,当时给了我很大的信心。”2017年3月7日,高女士在上海针对癌症原发病灶实施了切除手术。

 

术后,高女士继续采取大剂量化疗,但在做完第9次化疗后高女士身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耐受反应,“当时我的神经敏感度没有了,冬天手不能碰太冰冷的东西,否则就会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味觉也受到了影响,本来我很喜欢烧饭但发现自己把握不了咸味了。”因此,高女士本应进行12-16次的大剂量静脉输注化疗换为口服卡培他滨一个月后也停药了。

 

目前高女士还坚持定期复查半个月用一次爱必妥,病情已经稳定,“我不太忌口,就是少吃点红肉,我的身体现在完全恢复到以前了,感觉非常好”,高女士高兴地说。

 

罹患绝症并不意味着走向绝路!

 

回忆治疗过程,高女士认为家人和医生的支持是最重要的,“自生病以来,我一路感觉这些医生和护士都对我们态度很好,家里女儿为我牺牲很多,我女儿为了我把工作都辞掉了,回到我们身边,为了照顾我,她两年没有上班,就完全陪同去看病,这点我是非常感动,我生了个好女儿。病人家人的关心和家人的团结,对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是很重要的。”

 

此外,高女士特别强调了患者要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大家得了病以后不要害怕,我总觉得既要去重视它,也要藐视它。在看病问题上面就是不要盲目的偏听偏信,还是要科学的去治疗,要找一个好一点的靠谱的医院,认真的做检查,多看几家医院,多听专家的意见,然后综合自身的情况,对自己的病要有相当的了解,这样治疗的效果会比较好”,高女士微笑地说道。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目前的药物和医疗发展水平让很多癌症这种绝症变为可治可控制之症,“我非常感谢有这个靶向药物,如果不是它我只能等死,作为病人一定要获取最新的药物信息,说不定试一试就有控制病情的希望”,高女士说。的确,对于病人和家人来说不要轻易放弃治疗希望,丧失治疗信心,要相信大夫、相信科技、相信奇迹,多坚持一天就多一份治愈的希望,最终战胜病魔享受人生吃到下一颗甜巧克力!

 

得知我们采访高女士的消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特意为高女士成功抗癌经历送上美好的祝福,并发来了热情寄语:

 

首先,很感谢这位患者还能记着接诊的医生与治疗细节,从某些方面讲,患者对医生工作的肯定对每一位医生的职业成长与职业感受都非常重要!这会让医生在面临困难时拥有更多的信心与更坚定的信念!其次,由于患者并非医学专业人士,因此患者在病情描述中的某些治疗细节可能有些瑕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患者应该说的是三药方案化疗。

 

这是一种近些年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结直肠癌治疗方案,既往由于大家对该方案不良反应的顾虑,该方案应用并不多,更多使用在一些特定的患者,而目前,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医生不断对该方案的不断优化,这种高强度的三药方案已经用于越来越多的患者治疗了,这也使得更多患者从治疗理念的更新中获得了更多的益处,不仅包括把不可切除的转移性肠癌转化为可切除,从而带来根治的机会,同时也使得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获得了更长与家人陪伴的时间!

 

最后,作为肿瘤科医生,我想对大家说,肿瘤治疗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近些年来,不断有新的药物研发成功,不断有新的治疗理念出现变化,这些都会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请肿瘤患者和家属坚定信心,抗癌路上,我们陪同你们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