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201治疗儿童和成人H3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

1. 研究背景

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WHO-Ⅳ级)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此类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由于位置特殊,此类肿瘤一般难以通过手术切除。目前的标准治疗方式为放疗,剂量为54-60Gy。由于此类肿瘤大多为MGMT非甲基化类型,故TMZ治疗效果有限。尚无有效的化疗方案提高此类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弥漫中线胶质瘤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仅为9-11个月,2年生存率低于10%。

DRD2是一种促进肿瘤生长的G蛋白偶联受体,已成为胶质瘤和其他过度表达该受体的肿瘤的治疗靶点。ONC201是多巴胺受体(DRD2/3)的选择性拮抗剂,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在高级别胶质瘤临床前模型中表现出与p53阳性率无关的抗肿瘤作用。

一项ONC201治疗成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II期临床研究发现,17例患者中,有一例22岁的女性胶质瘤患者,其肿瘤位于丘脑,且有H3K27M突变,在经过ONC201治疗后,肿瘤缩小96%,且疗效持续3年以上。基于此发现,研究者启动了针对ONC201治疗弥漫中线胶质瘤的扩大临床研究。

2. 研究方法

具有H3K27M突变、无软脑膜播散且经过放疗的胶质瘤患者可入组本研究。

所有患者接受ONC201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ONC201具体用法:口服,每周1次。18岁以上的患者,剂量为625mg;18岁以下患者按体重给药。

研究期间,至少每8周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25日。

3.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自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8月17日,研究共纳入18例H3K27M突变的弥漫中线胶质瘤或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PG)患者。

患者中位年龄16岁(3-42岁)。成年患者7例,均为复发肿瘤。儿童患者11例(<20岁),其中复发7例,初发4例。肿瘤主要位于脑桥和丘脑,其中脑桥8例,丘脑6例,脊髓1例,基底节1例,松果体1例,多发1例。

所有患者入组前均接受过放疗,7例成年患者中有6例接受过替莫唑胺治疗;11例儿童患者中有3例曾以成人高级别胶质瘤或DIPG标准方案治疗。距离末次放疗的中位时间为20周。

治疗情况及安全性

中位用药时间为16周(范围4-88周)。其中,有5例(3例为成人复发,2例为儿童初发)在随访结束时仍在用药,肿瘤未进展,中位用药时间为53周(范围41-81.2周)。

治疗期间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也没有出现因药物毒性造成的剂量下调或用药暂停。

疗效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持续接受ONC201治疗的5例患者中位PFS为53.14周,另外13例患者治疗期间疾病进展或死亡,从停止ONC201治疗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9周(范围0.4-25周)。

14例复发肿瘤患者的中位PFS为14周(7名成人患者PFS为15周,7名儿童患者PFS为13周),其中3例在随访结束时无进展并仍接受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9.6周。

4例初发肿瘤患者中,有2例在随访结束时肿瘤无进展并仍在接受治疗,其中1例为DIPG,1例位于丘脑,PFS分别为>53周和>81周。另外2例进展的患者都是DIPG,其中1例患者在ONC201开始治疗后46.3周时影像学提示进展,但因症状无恶性继续治疗41.9周,该患者在诊断后25.2个月死亡;另1例患者在开始治疗后28.4周出现进展,后未继续治疗,并在诊断后14.1个月死亡。

1.png

4. 典型病例:成年

1例成人复发弥漫中线胶质瘤经ONC201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该患者38,初步诊断为左侧丘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后确诊为H3 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一经诊断,患者即接受同步放化疗,具体方案:放疗60Gy/30f联合替莫唑胺75 mg/m2 d1-42。在接受15次放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后续单次放疗剂量提高到2.5Gy。同步放化疗后,患者接受替莫唑胺单药化疗,具体方案:TMZ 150-200 mg/m2 d1-5q4w,直至影像学进展。进展后更换方案为:洛莫司汀 110 mg/m2d1q6w,共行2周期,直至再次观察到肿瘤进展。

在洛莫司汀化疗结束后1个月患者开始接受ONC201治疗。第6周时复查MRI时左顶叶肿瘤增强灶减小34%,脑水肿有所改善。治疗10个月之后肿瘤消失,疗效达到CR,且头痛、恶心、右侧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

2.png

5. 典型病例:儿童

本研究中首位入组的患者是一名10岁女童,该患者经病理活检诊断为弥漫中线胶质瘤。在完成放疗后7周入组本试验。每8周复查MRI示肿瘤体积与基线相比依次缩小26%、40%和44%。从开始治疗后,患者肿瘤同侧听力改善,面瘫症状显著改善。在后续治疗中,患者已能够返校并参与日常活动。

治疗将近1年后,患者新发右侧肢体偏瘫。复查MRI示原发灶大小稳定,但在丘脑和小脑出现新发病灶,位于放疗靶区外。患者继续接受ONC201,并应用贝伐单抗及地塞米松治疗,另接受39Gy/13f的额外放疗。二次放疗后,患者继续应用ONC201治疗8个月后MRI显示原发病灶和小脑新发病灶进展并退出研究。

3.png

6. 研究结论

H3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预后极差,除了放射治疗外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在DIPG和其他中线胶质瘤中,H3K27M突变的鉴定提供了新的靶向治疗的可能,但目前仍无突破性进展。赖氨酸27位于组蛋白H3保守的N端,是核小体的组成部分,分别通过其乙酰化或甲基化调控基因的表达或沉默。H3K27M突变常与TP53、PDGFR或ACVR1的突变共存,但与IDH1/2突变和1p/19q LOH等代表较好预后的遗传学改变不共存。

据报道,H3K27M突变中线胶质瘤常出现DRD2的高表达。作为一种选择性DRD2拮抗剂,ONC201易于透过血脑屏障,可产生与p53无关的抗癌作用。

本研究为ONC201治疗H3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提供了初步的数据支持。特别是上文中提到的达到CR的患者,提示ONC201H3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可能有效,为该药物的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研究的缺点为研究为单臂试验,随访时间较短,且既往放疗产生的放射性损伤可能会影响影像学评价的效果。

参考文献:Chi AS, Tarapore RS, Hall MD, et al. Pediatric and adult H3 K27-mutant diffuse midline glioma treated with the selective DRD2 antagonist ONC201.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2019). https://doi.org/10.1007/s11060-019-03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