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 项著名临床研究数据 看瑞派替尼如何成为 Ⅰ 级推荐的 GIST 四线治疗方案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GIST 的一、二、三线治疗药物分别是 2002 年批准的伊马替尼、2006 年批准的舒尼替尼和 2013 年批准的瑞戈非尼。

 

在最近发布的 2020 版《CSCO 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中,瑞派替尼(Ripretinib)被推荐用于三线治疗失败后的转移性 GIST,为Ⅰ类证据的Ⅰ级推荐,是该指南中唯一作为Ⅰ级推荐的四线治疗方案,填补了我国晚期 GIST 四线标准治疗的空白。

 

在此之前,瑞派替尼也已被写入最新的 2020 版《NCCN 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

 

瑞派替尼作用机制

 

 

瑞派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开关控制抑制剂,通过使用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来调节激酶开关和激活环,从而广泛抑制 KIT 和 PDGFR&α; 突变激酶,使这些致癌激酶处于非活性构象。

 

既往获批的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以及阿泊替尼均是通过竞争性结合 ATP 激酶结合位点发挥作用;与此不同,瑞派替尼双重机制同时结合于激酶开关口袋和活化环开关。

 

有研究表明对于既往接受过 TKI 治疗后耐药的患者,不论患者出现何种突变,都是通过这一开关活化的结构改变,激活激酶。

 

因此瑞派替尼是一个针对 KIT 与 PDGFRA 基因的广谱抑制剂,对于既往接受过 TKI 治疗后发生各种类型耐药的患者,瑞派替尼都有可能实现有效抑制。

 

INVICTUS 研究

 


瑞派替尼能够写入本次指南推荐,是基于在 2019 年 ESMO 上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INVICTUS 的结果。

 

INVICTUS 研究是一项在既往接受 ≥ 3 线治疗(包括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的晚期 GIST 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

 

患者按 2∶1 随机分配接受瑞派替尼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孤立评估委员会(BICR)评估的 PFS。

 

研究结果

 

 

我们先来看主要终点数据:与安慰剂相比,接受瑞派替尼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 85%,中位 PFS 为 6.3 个月,而安慰剂组仅 1.0 个月(HR = 0.15,P<0.0001)。所有评估过的亚组中均可观察到这一 PFS 获益。

 

瑞派替尼在 INVICTUS 研究中取得的 PFS 数据甚至优于既往舒尼替尼二线治疗(中位 PFS 5.6 个月)和瑞戈非尼三线治疗(中位 PFS 4.8 个月)的数据。

 

再来看次要终点数据:瑞派替尼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 9.4%,而安慰剂组为 0%;瑞派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15.1 个月,而安慰剂组为 6.6 个月,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 64%。

 

从安全性上看,与对照组相比,瑞派替尼安全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主要为 1 级或 2 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20%)为脱发、肌痛、恶心、疲乏、掌跖红肿综合征和腹泻。4.7% 的给药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的停药,14.1% 的给药患者由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引起剂量中断,5.9% 的给药患者由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引起减量。

 

这种良好的安全性可能与瑞派替尼精准地作用于 KIT 和 PDGFRA 的开关口袋,不会对其他更多靶点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近 20 年来,很多药物都在 GIST 中进行过临床试验,但都以失败告终。由此造成的问题是,很多 GIST 患者在接受了三线治疗后,一般状态还很好,就已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国家良好的医保政策,GIST 一、二、三线药物都已纳入医保,医保基金的大投入和广覆盖使得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接受到三线治疗。而这些三线治疗失败的患者,还需要后线治疗。瑞派替尼的出现,将给中国患者带来非常多的机会和希望。

 

此外,瑞派替尼对比舒尼替尼用于晚期 GIST 二线治疗的研究也正在开展。中国也参与了该项研究,期待这一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研究能够取得预期的结果。不管何种药物,我们都期待早日进入中国,造福中国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