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15年保险学 我才意识到

从2005年开始,我教《保险学》已经15年了,经常一年讲好多个班,已经讲几十遍了,现在不带教材和PPT,拿着粉笔,也可以通过板书讲下来。

 

但到最近,我才意识到,对保险专业的同学来说,我之前的教学思路是错误的,我不应该教“会”同学们,而是应该使同学们充满疑问和好奇,产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强烈愿望。

 

后续课程包括: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投资学、市场营销学、保险法、保险会计学、保险财务分析等。

 

1.  教“会”思维的好处

 

之前,我一直抱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想通过教学使同学们“掌握”保险学基础知识。于是,我致力于在《保险学》课程中形成知识闭环,甚至在课程的每一部分都希望能给到同学们一个感觉上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讲到保险精算,就想建立一个简化的精算知识体系,使学生们通过2-4节课就能够掌握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讲到再保险,就想建立一个简化的再保险功能、分类及使用范围的知识体系,使同学们在2小时内具备基本的再保险知识。

 

上述教学思路的好处,是学生们的获得感比较强。同学们感觉学到了一块块的知识,像吃到了一块块肉一样,获得感比较强,同时对所学知识的自信程度比较高。

 

2.  教“会”思维的弊端

 

上述教学思路的明显弊端,就是可能让同学们产生盲目自信,认为保险市场的知识不过如此。

 

记得一位大三的同学和我讲:“郭老师,我觉得在保险相关课程中,学好《保险学》就差不多了!”我当时大吃一惊,赶忙说保险学只是开了个头,重磅的知识都在后续课程里,你要好好学。

 

说这话的同学我印象比较深刻,是一位学习认真的同学,但他却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让我一直记到现在。

 

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些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我觉得,自己保险学课程上的授课方式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或部分作用。他显然过度自信,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保险市场的相关知识,学习后续课程的积极性明显减弱了。

 

3.  我终于意识到知识闭环的害处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我不应该在保险学课程的教学中追求知识闭环,而是应该将其作为同学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大门。

 

我的任务,是通过保险学这门课,为同学们推开通往其他专业课的一扇扇大门,然后告诉同学们,进了这一扇扇大门后,你将会看到真正的精彩纷呈。

 

4.  本学期的教学改革:破除闭环、打开通道

 

于是,这学期的保险学课程,我对教学方法做了重大变革,我不再强调知识闭环,而是在讲授中和每一部分结束时,强调现有知识的不足和未来相关课程能够给到大家什么,即破除闭环,留下未知。

 

此外,我还在作业上大幅增加难度,以便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真的还有太多的不知道,需要更多的学习,才能搞清保险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种问题。

 

如一家保险公司是如何成立的?如何募集注册资本?如何获得保险牌照?该招聘哪些人才?设置哪些部门?如何确定公司战略或发展路线?如何设计开发保险产品?如何给产品定价?如何使产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如何将产品卖出去?如何与其他公司竞争?如何核算公司盈利?如何考虑公司的经营风险?如何满足监管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