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明院士 放疗免疫治疗肺癌领域的黄金拍档
免疫治疗的出现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而放射治疗作为肺癌治疗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局部治疗手段,可通过促进肿瘤抗原释放的原位疫苗效应和重塑肿瘤微环境等机制促进全身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由于单用免疫治疗或单用放疗的局限性,促使临床医生开始探索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既往有研究显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具有改变NSCLC治疗体系的巨大前景。在2020 CSCO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采访到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为我们分享放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医脉通: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请您谈下目前放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如何?
于金明院士:在肺癌治疗中,放疗的地位日益突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NSCLC领域,2015年JAMA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早期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BRT)和手术切除几乎可以达到相似的疗效。而对于局部晚期的NSCLC患者,PACIFIC研究发现,Ⅲ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采用PD-L1抑制剂巩固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生存获益。对于IV期NSCLC,放疗模式的逐步优化也大幅度改变了患者的生存预后,尤其是放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可以使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逐渐提高到40个月以上。因此,这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全身系统治疗的方式为肺癌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医脉通:在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方面,近年来探索不断,在您看来,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
于金明院士:对于肺癌的治疗, 放疗与免疫治疗相辅相成。从作用机制上讲,放射线照射肿瘤后,肿瘤细胞凋亡并释放抗原,释放的这些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识别,并在淋巴结内诱导T淋巴细胞的激活,活化的T淋巴细胞通过血管的搬运迁移,既可以到达原发肿瘤部位,也可以到达转移肿瘤中。因此除了杀伤原发病灶以外,放疗还具有非常好的远隔效应。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免疫治疗的记忆效应。所以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无论在肺癌治疗领域还是其他肿瘤领域均有非常好的基础。在今年ESMO会议上公布的PACIFIC研究最新结果再次锦上添花,患者中位OS达47.5个月,4年OS率达49.6%。该研究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其作为不可手术的Ⅲ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免疫巩固治疗的标准治疗地位,更是将这类患者的生存获益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医脉通:随着医学进步,放疗与免疫的联合逐渐成为新治疗模式,在未来肺癌的治疗中,放疗的发展方向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于金明院士:其实放疗和手术一样,都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手段,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可以进行根治,但对于晚期患者,则常作为姑息治疗。多数患者若单纯依靠放疗,往往无法满足治疗需求。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治疗已迈向多学科、多领域的新时代。放疗联合其他方法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临床上,放疗联合化疗已应用多年,患者疗效获得明显改善,但其带来的毒性问题也不容忽视。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主要问题是肺损伤,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相关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希望无论放疗联合哪种其他治疗方法均能产生1+1≥2的疗效,同时减少药物毒性,并降低治疗费用,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使我们准确衡量出治疗效果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