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可控可治 慢粒患者系列交流会
1960年,费城染色体的发现标志着肿瘤进入了特异性生物标志时代;2000年,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极大转变了肿瘤治疗模式,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以下简称“慢粒”)的治疗进入高效、安全的“靶向治疗”时代。自9月13日至9月22日,正大天晴携手“生命加油站”发起了“一路有尼——慢粒患者系列交流会”,汇集国内知名慢粒专家,隆重开启了10场线上患教会。直播总观看人数超3.4万人,总留言数超700条,与会患者及家属受益匪浅。
9月22日,最后一期“一路有尼”大型患教会上,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国内血液界五大顶尖专家担任大会主席并发表致辞。
专家们共同表示,慢粒是一种恶性血液病,既往治疗效果差,TKI的问世极大提高了疗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使得慢粒由致死性疾病变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国产TKI的问世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提高了可及性。慢粒的管理离不开医患双方的积极合作,只有定期监测、随访、干预,才能达到长期生存,长缓解、高质量的生存。希望医患携手,加强宣教与自我管理,使得慢粒患者都能恢复健康,回归社会,早日攻克慢粒。
科学服药,谨慎停药,定期监测
第一场讲座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曾庆曙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江倩教授带来题为“CML患者的停药误区”的精彩报告。江倩教授指出,慢粒就像“一头被关进笼子里的凶猛狮子”,只有长期规律服药,才有可能被驯服为“温驯的小猫”,过早停药无异于放猛兽出笼,后果不堪设想。欧洲白血病网(ELN)2020年提出了严格的停药标准。
慢粒作为一种慢性病,长期、高质量的生存是首要治疗目标。正确的药物、服药依从性以及规范的监测是实现TKI治疗成功的三大要素。处于第一次慢性期,达到停药标准、有强烈停药意愿的患者可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经充分的医患沟通后尝试停药,停药后需频繁监测、长期随访,从而达到驯服“狮子”的目的。
规范管理,慢粒患者可育可孕
第二场讲座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金洁教授主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赵谢兰教授带来题为“CML患者生育管理”的精彩报告。赵谢兰教授表示,回顾性报道显示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男性患者后代先天性异常发生率并未增加,因此,有生育计划的慢性患者可以安全地继续接受TKI治疗。疾病控制良好的女性患者可在严密监测下停药并妊娠,一旦疾病失去良好控制,需综合考虑或立即启动TKI治疗。
兼顾TKI疗效与不良反应,实现深缓解、高质量长期生存
第三场讲座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刘林教授主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晓力教授带来题为“CML患者治疗策略转换”的报告。刘晓力教授指出,慢粒的治疗目标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在TKI问世前,慢粒的治疗目标以缓解正在和减轻肿瘤负荷、延长患者生存为主。随着一代、二代TKI的相继问世,慢粒患者的治疗目标正从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朝着实现深度分子学缓解和停药的方向迈进。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依从医嘱服药,定期监测疗效,一代TKI治疗失败的患者可综合考虑疾病状态及共存疾病后选择合适的二代TKI治疗,仍有望实现疾病的更深缓解。
医患携手,加强交流,实现慢粒可控可治
患者答疑环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纪春岩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胡建达教授分别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周励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的张龚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黎维明教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孟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俞文娟教授等分别就慢粒患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否需要转换TKI等常见问题进行一一答疑解惑,建议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做好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定期监测疗效,长期专科随访,实现疾病可控可治,达到长期、高质量的生存目标。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纪春岩和胡建达教授总结指出,本次患教会是一场高质量的、卓有成效的大型慢粒患者交流会。三位讲者就慢粒患者关心的常见问题,如停药、生育管理及治疗策略转换做了详细介绍,五位答疑专家针对慢粒患者日常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希望通过这次患教会,能使慢粒患者加强对疾病的了解,促使慢粒患者做好疾病的日常管理,为更快、更好实现慢粒可控可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