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年会第四日 胃癌专场隆重登场 会议亮点精彩纷呈!

2020年9月22日,CSCO年会的胃癌专场在骄阳似火的广州隆重登场。本次胃癌专场在胃癌专家委员会的精心设计下,邀请胃癌领域来自外科、内科、放疗、病理等多学科的国内权威专家,聚焦我国胃癌整体临床研究现状及成果,话谈精准时代下,从早期到晚期胃癌的规范化临床实践以及多学科协作背景下综合治疗的临床探索,用他们深厚的临床造诣、高屋建瓴的研究水平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为本次学术专场打造了一个高端对话平台!

开幕式

大会伊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CSCO候任理事长徐瑞华教授致开幕词,首先,徐教授向线上与线下参会的专家及学者表示了热烈地欢迎。他指出,在国家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下,非常欣喜能有这次机会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在防疫的同时推进肿瘤学进展。希望各位肿瘤学者能够不懈努力、积极进取,把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将肿瘤防治推向更高水平!

 

1-1.jpg

 

 

徐瑞华教授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沈琳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表示,随着中国疫情的控制,学术会议逐步常态化,中国优异的抗疫成绩为我们提供了这次聚首广州的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我们共同探讨胃癌目前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展望未来的挑战和方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1-2.jpg

 

 

沈琳教授

 

学术环节

环节一:精准与创新背景下胃癌诊治实践与探索

本环节以胃癌临床研究为核心,就胃癌临床研究如何改变临床实践以及胃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展开。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金晶教授共同主持。

1-3.png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线上连线,围绕晚期胃癌临床研究如何改变临床实践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他回顾了REAL-2、ML17032、V325等一系列改变胃癌临床实践的关键性研究,分析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的重要价值。他指出,IIT与医药企业发起的临床研究(IST)并行,互为补充才能更好的推进药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获得更多的研究结果,为循证医学提供依据。同时,作为CSCO基金会理事长,李进教授也分享2020年CSCO基金会科研基金基本情况、本年度科研基金特点,并对CSCO基金会对临床研究的支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1-4.jpg

 

 

李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从如何精准了解胃癌特征、胃癌药物治疗现状、药物敏感性非人体替代模型及怎样精准评估胃癌治疗疗效几方面对胃癌精准靶向治疗问题做了精辟的阐述,并对精准治疗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指引。她指出,在分子生物标志物的驱动下实现胃癌的精准治疗,才有可能解决目前胃癌的治疗瓶颈和难题。

 

 

1-5.jpg

 

 

沈琳教授

 

随着PD-1单抗单药治疗于2020年3月在中国晚期胃癌适应证的获批,我国各大国产原研PD-1抑制剂开始助推胃癌研究,免疫治疗在胃癌诊治中的精细和规范化全程管理重要性愈加凸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从二线免疫治疗的探索与希望、一线免疫治疗的困境与引领以及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应用的共识与争议四方面就胃癌精准免疫治疗问题与研究方向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他总结到,生物标志物有迹可循,但是探索任重而道远。

 

 

1-6.jpg

 

 

徐瑞华教授

 

最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巴一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和对胃癌领域三位大咖的高屋建瓴的研究布局和前瞻性指引给予了高度评价。 

 

 

1-7.jpg

 

 

 

第二环节:多学科协作背景下胃癌综合治疗思考

本环节围绕学科协作背景下胃癌综合治疗思考,聚焦最需要多学科诊治胃癌的两类代表性人群,即可手术局部晚期胃癌和可手术切除Ⅳ期胃癌展开,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志伟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涛教授担任主持人。

 

 

1-8.jp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毕锋教授梳理了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胃癌近年来公布的大型研究带来的最新证据,并对这些研究对目前临床实践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他指出,目前新辅助化疗意义明确,但是东西方适用人群及方案仍存差异,新增D2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按分期不同方案有所不同。最后,毕教授分享了对未来临床研究的期待与思考,指出围手术期放疗应用以及术前治疗可能更有前途,而围手术期免疫或靶向治疗药物引入非常值得期待。

 

 

1-9.jpg

 

 

毕锋教授

 

天津市肿瘤医院梁寒教授针对Ⅳ期胃癌畅谈了全身化疗基础上手术或介入等局部治疗引入的最佳管理策略及其存在困境和探索。他指出,胃癌的转化治疗成为近年来热点,需要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诊断的分期、分子分型,多学科团队的支撑至关重要。

 

 

1-10.jpg

 

 

梁寒教授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盛伟琪教授分享了分子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她强调,分子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拓展着病理学的“视野”,病理医生与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合作,早期参与临床研究中,从而认识更多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了解相应的检测及标准,让分子病理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1-11.jpg

 

 

盛伟琪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俊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对本环节报告进行了线上线下结合的热烈讨论。他们表示,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越来越多的向转化医疗方面发展,引入分子病理是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1-12.jpg

 

 

 

第三环节:论文交流

 

随着CSCO年会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也收到了国内外肿瘤学者的踊跃投稿,不但反映了各大肿瘤领域的诊治热点,也代表了未来肿瘤领域研究方向。在本专场,最终筛选出3项研究与大家分享。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担任主持人。

 

 

1-17.jp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妙泉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递交的研究获此殊荣,分别就“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剂治疗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胃癌肿瘤转移率分期系统和第八版TNM分期系统的比较”、“三线晚期胃癌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对比阿帕替尼锚定配对调整间接比较”进行了精彩的口头报告。

 

 

 

1-22.png

 

 

 

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尹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邱妙珍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珊教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线上线下结合的热烈讨论,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1-25.jpg

 

 

 

最后,大会主席徐瑞华教授总结到,衷心感谢线上与线下同事积极参与到CSCO年会广州站分会场中,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精彩,多位学者就专题分享了多项国内原创性研究并对其中遴选出的精品进行了分享和交流,讨论嘉宾也给予了精辟的点评。相信参会者在本专场必定不虚此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索获得宝贵经验和启发。

 

 

1-27.jpg

 

 

徐瑞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