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平滑肌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血管平滑肌瘤是位于皮下或真皮深部的良性肿瘤,由血管及平滑肌构成,肿瘤内成熟的平滑肌束位于血管周围或穿插分布于血管之间,虽然肿瘤内血管明显,但管腔通常是扁缩的(因此二维超声难以发现),但在海绵状血管平滑肌瘤,管腔可以扩大,根据主要组织学结构,血管平滑肌瘤可分为三种亚型:实性型、静脉型和海绵型。少数病变可伴发玻璃样变、钙化、黏液变、出血、脂肪细胞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等改变。多见于30~60,女性多见,可累及体表各处,最常见于下肢,多表现为皮下边界清、质硬、可移动、缓慢生长的孤立性结节,疼痛是其显著的临床特点,可能与平滑肌收缩导致局部缺血有关(无痛不能排除,部分疼痛不明显)。
超声表现:
1、 部位、数目:一般下肢单发病变;
2、 形态:肿块一般较小,以椭圆形、类圆形为主,较大的可不规则;
3、 边界:边界光滑、完整(与病理上纤维性假包膜有关);
4、 回声:一般呈低回声,一般不均匀(血管和平滑肌束排列紊乱、继发玻璃样变及黏液变等有关),较小的回声可均匀;肿块体积较大时可见裂隙样或网状无回声(与瘤体内较大的血管腔有关);后方回声一般增强;
5、 CDFI:大部分血流信号较丰富,一般肿瘤大小与血流丰富有一定关系:较大的血流信号丰富,较小的肿瘤可无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1、血管球瘤:好发于指、趾端皮下或甲床,以剧烈灼痛为主要症状,冷刺激明显,超声表现为边界清的低回声,血流丰富呈“彩球状”、“花篮状”。
2、汗腺瘤:错综复杂的皮肤汗腺肿瘤
总结:
发生于下肢、单发、可移动、缓慢生长的疼痛结节,超声表现为边界清的椭圆形低回声肿块,包膜完整,血流丰富的,应考虑血管平滑肌瘤的可能。
病理证实的血管平滑肌瘤,女45,下肢、单发、可移动、疼痛八年的结节,超声表现为皮下边界清的椭圆形低回声肿块,包膜完整,血流丰富,符合典型血管平滑肌瘤。
病理证实的血管平滑肌瘤,下肢、单发、可移动的疼痛结节,超声表现为皮下边界清的椭圆形低回声肿块(内见无回声),包膜完整,血流丰富,符合典型血管平滑肌瘤。
病理证实的血管平滑肌瘤,男42,手背、单发的疼痛结节,超声表现为皮下边界清的蘑菇形(肿块较大,各个方向生长压力不同),低回声内见条状无回声,包膜完整,血流稍丰富,符合血管平滑肌瘤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