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研究进展一览

乳腺癌研究进展一览

1.jpg

01

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乳腺预防性切除及Ⅰ期重建的临床实践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张冬洁, 付芬芬, 谢凌铎, 褚福涛, 万琪婷, 解云涛

 

BRCA1/2为具有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可使携带BRCA1/2突变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显著增高。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对未经选择的中国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约5%乳腺癌患者携带BRCA1/2突变。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至70岁时乳腺癌累积发病风险分别为37.9%和36.5%。预防性乳腺切除可降低90%以上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19年),如果乳腺癌患者终身风险≥20%,可考虑实施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

 

目前,各国对携带BRCA1/2突变的健康女性实施预防性乳腺切除有较大差异。在美国,携带BRCA1/2突变的健康女性中约有50%的女性会选择接受该手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而在中国鲜有对携带BRCA1/2突变的健康女性实施预防性乳腺切除和Ⅰ期重建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进行预防性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nipplesparing mastectomy,NSM)和Ⅰ期假体重建,在国内率先对该领域进行临床实践。

 

目的: 探讨对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实施乳腺预防性切除及I期重建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其中2例携带BRCA1突变、1例携带BRCA2突变,均有乳腺癌家族史,年龄为34~36,实施预防性保留乳头-乳晕的双侧乳腺切除和Ⅰ期假体重建术。

 

结果: 3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均无乳腺癌发生,对重建乳房外形满意,且焦虑和恐惧情绪显著下降,取得良好的疗效。

 

结论:  对携带BRCA1/2突变且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中国健康女性,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可慎重开展乳腺预防性切除及Ⅰ期重建术。

20200918113651.jpg

02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张世超, 陆苏, 赵紫薇, 吴楠, 赵晶, 刘俊田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 占乳腺癌发病率的2.6%~6.0%, 其低发病率使得分析临床预后及病理特征差异十分困难, 一般治疗是根据乳腺癌常规诊疗规范及医师临床诊疗经验。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乳腺IMP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 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帮助。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246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143例IMPC成分比例> 50%(A组)和103例比例≤50%(B组)两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采用Log-rank检验及Kaplan Meier法等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A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均低于B组DFS(76.5% vs.83.6%,P=0.042)和OS(74.1% vs.81.6%,P=0.029)。A组中未行放疗患者的DFS和OS均低于行放疗患者的DFS(χ2=5.219,P=0.022)和OS(χ2=3.963,P=0.047)。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表达(HR=2.989,95% CI:1.400~6.384,P=0.005),乳头侵犯(HR=2.388,95% CI:1.263~ 4.518,P=0.007),4枚以上淋巴结转移(HR=2.076,95% CI:1.080~3.992,P=0.029)为DFS孤立危险因素,乳头侵犯(HR=1.951,95% CI:1.054~3.609,P=0.033)为OS孤立危险因素,并且乳头侵犯中未行放疗患者的DFS和OS均低于行放疗患者的DFS(χ2=6.541,P=0.011)和OS(χ2=6.455,P=0.012)。

 

结论:  乳腺IMPC作为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乳头侵犯提示预后较差。IMPC成分比例>50%较比例≤50%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更差,对于IMPC成分比例>50%或乳头侵犯患者,术后放疗能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2.jpg

3.jpg

03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微钙化减少对肿瘤病理完全反应的预测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刘文佳, 刘雨潇, 杨正军, 李君辉, 曹旭晨

 

晚期乳腺癌首选治疗方法,主要作用为乳腺癌降期、保乳,获得药物敏感性,指导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NAC后达到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al omplete response,pCR)的患者有显著的生存优势。乳腺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e,MRI)因不能准确识别微钙化(mcrocalcification,MC)导致诊断的准确性下降。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乳腺癌MG检查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微钙化(mcrocalcification,MC)。NAC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代谢,导致MC改变,NAC后MC的形态、分布范围、直径和密度均可发生改变。MC被认为是由细胞坏死引起,NAC后坏死细胞增加会导致NAC的MC反应。研究发现,患者的MC数量减少是NAC的主要反应。目前,关于NAC对乳腺癌MC影响的研究较少,MC形成和改变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NAC后影响MC改变的因素和条件,分析MC减少与肿瘤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al 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性,评估MC减少对pCR准确性的预测。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影响微钙化(mcrocalcification,MC)改变的因素及MC减少与肿瘤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1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范围改变组及数量改变组,评估影响MC改变的因素。根据MC是否减少进行分组,分为MC范围缩小组及MC数量减少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中MC减少与pC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检查中MC减少对pCR敏感性、特异性的预测。

 

结果:   MC呈弥散分布,范围>2 cm,数量>20个患者更易发生MC减少。MC范围缩小组较非缩小组易发生pCR。MC数量减少组与非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子分型不是MC范围缩小及数量减少与pCR的影响因素。MC范围缩小组预测pCR的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57.45%(P=0.000 1)。

 

结论:  乳腺癌患者NAC后MC改变因素为MC范围、数量及分布,MC范围缩小患者的pCR率高,但MC范围缩小对预测pCR准确性较低,暂不推荐MG检查评估NAC后是否达到pCR。

 

刘文佳, 刘雨潇, 杨正军, 李君辉, 曹旭晨.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微钙化减少对肿瘤病理完全反应的预测. 中国肿瘤临床, 2020, 47(3): 152-155.

 

04

60岁以上乳腺癌的乳腺X线影像学表现及病灶微钙化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孙博, 李军楠, 青春, 赵玉梅, 顾林, 路红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2017年全世界约196万女性诊断为乳腺癌。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较欧美国家低,但年增长率比欧美国家高约为2%,乳腺癌发病年龄早,中位年龄为48~50,50岁以下乳腺癌约占57.4%,约62.9%女性绝经前确诊。目前,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我国乳腺癌中位年龄呈逐渐上升趋势,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比例相对增加。老年患者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侵袭性较低、激素受体阳性率高、组织学分级低、瘤周血管侵犯少,并影响肿瘤的临床行为,且与影像学表现密切相关。

 

乳腺X线是乳腺癌筛查及诊断公认的影像学方法,微钙化是乳腺X线的基本征象之一,也是乳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年龄与微钙化阳性率密切相关,青年乳腺癌的微钙化比例较高。但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特征及随年龄增长钙化阳性率的变化趋势却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年龄6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与60岁以下非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的影像学表现的差异及年龄与病灶微钙化的关系,从而为老年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 比较年龄6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与60岁以下非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影像学表现并分析病灶微钙化阳性率与年龄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 959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影像学资料,以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n=512)和非老年组(n=1 447)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高密度肿块的患者分别占73.0%(330/452)和46.0%(464/1 008),等/低密度肿块的患者分别占27.0%(122/452)和54.0%(544/1 0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病灶微钙化阳性率分别为34.8%(178/512)和41.7%(603/1 4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 959例患者根据年龄 < 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年龄≥ 70岁进行分组,病灶微钙化阳性率分别占58.8%(10/17)、42.8%(74/173)、41.0%(259/632)、41.6%(260/625)、38.2%(137/359)和26.8%(41/153),随着年龄增长病灶微钙化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

 

结论: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X线影像学表现中的肿块密度及病灶微钙化阳性率不同,病灶微钙化阳性率呈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4.jpg

05

术后放疗和BMI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关系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李振生, 李月, 耿文慧, 尹俊普, 韩慧娜, 张钧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临床常见,其病理特征为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累积引发肿胀,明显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且增加医疗费用。BCRL发生病理机制复杂,影响机体内外因素多且有交叉,治疗方法少且疗效有争议,使得研究BCRL相关因素变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BCRL治疗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乳房/胸壁放疗、淋巴引流区放疗(regional lymph node radiation,RLNR)、辅助化疗(紫杉醇为主)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在非治疗因素中,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BCRL呈正相关,支持BMI≥30为BCRL孤立危险因素,但该结论中的高级别证据多来自欧美国家的数据,该结论是否有种族间差异,是否适用于中国或亚裔人群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单中心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在不同BMI分界值下,放疗前、后的BCRL发生率,探讨BCRL发生的BMI最低阈值。

 

目的: 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放疗前、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相关性。

 

方法: 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281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单侧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资料,根据BMI < 25、25~27、BMI≥28分为BMI低组(n=94)、中组(n=89)、高组(n=98),比较健患侧上肢体积差(upper limb volume difference,ULVD),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和线性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放疗对BCRL(定义为ULVD≥200 mL)的影响,并与其他BMI分界值分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放疗前、后ULVD平均值分别为40.6、42.9 mL,中位值均为30.0 mL,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2例缺失)BMI低、中、高组的BCRL发生率分别为2.2%(2/93)、6.8%(6/88)、13.3%(13/98),放疗后(1例缺失)分别为1.1%(1/93)、12.4%(11/89)、12.2%(12/98),GEE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未增加BCRL率(P=0.529)。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BMI低组相比中组和高组放疗前(RR=4.199,P=0.693和RR=10.999,P=0.002)、放疗后(RR=13.287,P=0.047和RR=14.308,P=0.029)的BCRL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BMI < 25、25~29、BMI≥30分组,分析结果与以上类似。

 

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发生BCRL,中国乳腺癌患者理想的BMI < 28,与国外欧美患者为主的BMI < 30不同。

5.jpg

06

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和锁骨上下及内乳淋巴结区三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旭东, 张勇, 岳麒, 肖斌, 张燕华, 李荣清

 

乳腺癌在导致全球女性死亡的恶性肿瘤中位于第2位,放疗已成为保乳术后治疗的必要部分。随着研究进展,从2016年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对于保乳术后以及乳房切除术后的区域淋巴结预防性照射指征和范围均进行了大幅度更新。根据NCCN指南(2019年)的推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左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全乳及区域淋巴结(包括锁骨上、下以及内乳淋巴结引流区)行固定野滑窗调强放疗(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dMLC)、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intensity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HT)三种放疗方式的比较研究,分析靶区覆盖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及不同照射方式在保证靶区得到足够照射剂量的同时减少肺、心脏及冠状动脉等重要器官受量的优势,以获得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应用。

 

目的: 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及锁骨上下、内乳淋巴结引流区三种放疗方式在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20例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的定位CT资料,设计固定野滑窗调强放疗(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dMLC)、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intensity modulated arc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HT)三种计划,并对剂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HT在术后瘤床(plan targetvolume of tumor bed,PTVtb)的平均剂量(mean dose,Dmean)、D1、适形度(homogeneity index,HI)和全乳及淋巴引流区的计划靶区(plan target volume,PTV)的Dmean、均匀性(conformity index,CI)均优于dMLC和VMAT,并且降低心脏和患侧肺的Dmean、V5、V10、V30。HT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Dmean以及D1比较中剂量最低,但相比VMAT及dMLC,HT增加健侧乳腺的D1和Dmean。

 

结论: 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HT对降低心脏毒性和保护患侧肺最有优势,但对健侧肺低剂量控制不如VMAT和dMLC,dMLC对健侧肺及健侧乳腺低剂量控制最佳,但对心脏及患侧肺的高剂量控制最差。在临床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