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肿瘤学博导 如何出圈获得阿里达摩院百万奖金?

这是肿瘤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研一便在世界肺癌大会上做报告分享;31岁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肺癌专家影响力排名前30名中唯一一位35岁以下的研究者。他是35 under 35历届优秀选手,也是今年青橙奖的获得者——梁文华。【肿瘤资讯】对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文华教授进行了一次专访,探访梁教授的传奇经历与心路历程。

1-1.png

 

问:恭喜梁教授获得本届青橙奖,请您分享一下参与青橙奖的感想与收获?

非常有幸作为一名肿瘤医生获得青橙奖,参与青橙奖我有3个很深的体会:

一、我们已经不年轻了。我今年33,作为医生,在业内的研究者中我还算是比较年轻的,但医生起步比较晚,从整个科学领域来看,我们已经不是最年轻的一拨了。这次参与青橙奖,在答辩现场认识了一些优秀科学家,最年轻的一位28,已是多年的博士生导师了。

二、我们要努力“出圈”。我们现在参与的活动和会议大多是医疗行业内部垂直细分领域内的活动,如果走出现有圈子参与更多外部活动,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进行思想碰撞会产生更多火花,得到更多拓展,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做的事情。

三、深深的使命感。在大众看来,科研之路是一场艰苦、孤独的探寻,现实确实也是这样,青橙奖主办方希望改变这样的现状,于是设立了青橙奖,想让年轻的科学家像明星一样获得更多关注,成为更多人的榜样。通过活动引导更多的人关注青年科学家,支持对国家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这是企业的使命感。【肿瘤资讯】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合作举办35 under 35活动同样也是使命感驱使。

对于个人来说,每个人立足于行业中都有各自的使命感,我们带着使命感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所在行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从行业的高度来认识和开展自己的工作,努力实现行业目标,有一种完成使命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的快乐。

 

 

问:您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国际认可的肺癌早诊和优化治疗策略,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块目前的进展与取得的成果。

我们这几年的工作一直集中在早期肺癌。早期肺癌相关工作如果能取得进展,可以大幅度提高肺癌患者总生存。晚期肺癌的精准治疗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我们也要把目光投到更早期,同样的治疗方法用在早期疾病上,会有更好的疗效。

晚期肺癌精准治疗的进步让大家在对疾病治疗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我希望将这种理念延伸到早期肺癌治疗当中。以前早期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除了手术应该有更多精准治疗的手段运用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我们这几年的工作就是将晚期肺癌精准治疗的手段以及理念用在了早期肺癌的诊断以及治疗中。

我们现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肺癌的早诊。对肺癌的早期诊断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寻找早期肺癌的分子标志物,比如从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学等方面探索早期肺癌的蛛丝马迹。

二、找到肺癌分子标志物并匹配相应的检测手段。比如通过液体活检、高通量以及其他一些超高深度的方法地探测肺癌特异的标记物(比如一些基因突变,甲基化的变异),再由此去构建检测工具,实现无创诊断,希望将来这能变成一种常规的筛查方式。更早地发现并对早期肺癌进行精准诊断,解决了肺癌筛查中肺结节性质诊断的问题。

三、AI方面的探索。我们把肺癌诊疗的整个过程整合成了一个方案,并把方案落地到云会诊平台,平台上设置了我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插件,患者的病例先让AI医生看一遍,再让临床医生作诊断。云平台的使用不仅方便患者远程问诊,也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四、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实际运用中去。从整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高度进行研发,同时让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我们针对一些肺癌早期的转化与转移过程相关的标志物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更新的诊断方法和提前预警的方式,关于这一块的研究,我们也在努力将其转化落地在实际运用中去。比如在做淋巴结转移过程的基础研究时,我们发现了一些转移机制相关的标记物,马上延伸应用到探测术后淋巴结区域是否有残留的痛点问题,通过设计针对性的探测技术来指导肺癌术后放疗选择,期望解决这个业内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问:35 under 35 已经走过了4年,您是往届的优秀选手,您觉得活动能给青年肿瘤医生带来什么帮助?

我参加了第一届35 under 35活动,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且可以帮助选手提升自我价值的活动。其一,活动给选手提供了很多挑战,比如针对某一项研究进行点评、针对某一进展做综述、对指南进行解读,还有科普文章的撰写等。对于选手来说,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它促使我们对相关领域进行深入探究。参与活动越多,对自我提升的帮助就越大。

我自己就有一个比较深的体会:平时出去讲课,自己也会觉得有所收获。讲课本质上是一种传授,但如果想要把传达的内容更好地输出,就需要自己把内容吃透,所谓教学相长,“教”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我现在对肿瘤、对肺癌领域的知识架构很多就是在讲课交流的过程中慢慢构建起来的。35 under 35活动以及后续的培养计划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次挑战和学习的机会,从客观上为他们提供了成长的空间。

其二,【肿瘤资讯】是一个公共平台,平台及平台举办的活动给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风采展示的舞台,让他们被更多人看见,也让他们获得了很强的自信心,自信心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很重要的。截至目前,35 under 35活动已经走出了很多优秀的代表。

其三,除了提供展示平台,【肿瘤资讯】也在不同方面给 35 under 35的年轻医生提供了很多支持。今年我们在第二届35 under 35优秀选手、贵州省人民医院吴小亮医生的牵头下,编了《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一书,得到了【肿瘤资讯】的大力支持。【肿瘤资讯】投入财力物力对这本书的出版和宣传进行了巨大支持,还在平台开设了讲解相关内容的专栏。

总得来说,35 under 35活动对于平台和选手来说是双赢的。

 

 

问:您作为35 under 35往届的优秀选手、青年肿瘤医生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肺癌专家影响力排名前30名中唯一一位35岁以下的研究者,想请您分享一下个人的成长之路,让更多的年轻医生获取成功经验。

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敢想敢做、勇于尝试和挑战、走出舒适区、要有点“强迫症”。

敢想敢做: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无论是科学目标还是其他追求,我们首先要敢想,想法先于行动,更比行动珍贵,不要一开始就在脑子里把自己的想法否定了,其实这个世界容得下你所有的天马行空,just do it! 读研究生的第一年,自己做了一个小研究投递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我没有机会,而我的想法是“但试无妨”,结果收到了ASCO的肯定回复。现在有些广医南山班的学生,大二就开始跟着我们做科研,一作发表5分以上文章也很多。我觉得并非一定要到了某个阶段才能做某些事情,要跳出思维定势。成功和年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管年轻与否,去做就有可能成功。

勇于挑战:这里我也想用一个例子说明,研究生时,导师给我指派了一个临床试验。我当时有点惶恐,因为刚加入团队,什么都不懂。我请教师兄是不是需要先去学习准备一些知识再开始做,师兄说其实大家都是边做边学的。后来的很多类似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很多事情不能像炒菜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备齐了再开炉灶。我们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准备得那么周全再开始,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再去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其实是一个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方法。现在我自己做事,或是指导学生做项目,都是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先下手做,边做边学,并整合利用身边的资源向外寻求帮助,把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地推进项目的进展。

勇于尝试:我秉承这样的工作学习理念,“任何事情,主要它在原则上不是错的,就可以勇敢地去尝试,无论最后成功与否,都能给我们带来经验”。尝试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进行的尝试越多,学习的知识和认识的人就越多。就像参加35 under 35和青橙奖,并不是最终获奖了参与才有意义,在接受挑战应对挑战中过程中自己得到了提升,认识了更多顶尖的人才,这才是更大的收获。“利在事中”,我们只要去做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获得提升的。

走出舒适区: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并且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自我复制很容易,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把你带到今天的东西,可能给不了你明天。自我突破很难,但再难我也会踏出这一步,不断地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去做不同的项目,学习不同的方法,不断扩大并丰满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以前,我更多时候是做临床研究,现在我会要求自己进行更多的基础研究,这对我来说或许是一个挑战,但这些未来的工作会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所以我选择去做,去克服。

要有点“强迫症”:如果我答应了一件事情,或者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情,无论过程中遇到多少困难,我一定会想办法把它做到最后,做出成果,不会让事情停留在idea。任何一件事,最终能给我们带来认可和成就感的还是成果本身。做事要有韧性,从这个层面来看,有点强迫症也未必不好。